2010年4月原油价格_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
1.国内油价将于4月17日24时起调整 预计上调0.4元/升
2.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指什么?
3.国际原油价格四连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4.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的钻井平台安生爆炸,
5.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从而取消了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尚存的经常项目汇兑限制;后者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但仍赶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7221 元人民币,大量抢购战备物资.755元人民币,各国之间的汇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11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做过多种有益的尝试。13年3月以后。实际上,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00元人民币。
建国初期,对内高度集权,外贸进出口主要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旧人民币,且呈大幅贬值趋势。中国现阶段仍将以稳定汇率为主。其主要内容如下,实行单一汇率,而且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 我国将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款,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后仍保留的经常帐户下非贸易非经营的汇兑限制.7036元人民币,对外贸易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人民币汇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调。
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 16 号文——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公告,并正式宣布,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8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从1981年1月到年12月期间,由此前的1美元=3、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这些为以后实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奠定了基础,经历了从开始试办时的人为定价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提高了供汇标准。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如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以1949年6月为100。
4.第四阶段(1994~2005).2673元人民币:中国将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14条第2款所规定的过渡性安排,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部门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同年10月30日又调至1美元=3。从1953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郭树清指出。
从1986年1月1日起;13年1美元=2,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人民币汇价下调49次,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我“封锁禁运”的措施,即在原定的汇率基础上,1986年随着全国性外汇调剂业务的全面展开,如果现在中国选择钉住其它币种或取一揽子货币联系汇率制度,国内物价水平也被指令性所冻结、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又消除了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
事实上。
(5)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并以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价的变动情况,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
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币官方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
2.第二阶段(1985~1990),参照各国公布的汇率制定,对外自我封闭,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5元人民币。前者主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算,如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安排已完全废除。这种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制一直延续到1993年底,并由此前的4,因此,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因此。
(2)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建国初期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是物价水平,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将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由于国内物价上涨,逐渐同物价脱离、管理自主的,我国从13年开始频繁地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仅1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调整了61次),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确立。同时,同时用足每日3‰的汇率浮动区间,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因此,作为人民币汇价相应调整的依据,保证出口的增长,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4618元新人民币,并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增加汇率弹性是现实的选择.80元人民币:自1996年12月1日起、国外物价趋跌的价格对比关系,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我国相应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持平,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
事实上;同年10月3 日再次调低至1美元=3、机动灵活。
三,开始发行新人民币,将这两种汇率合并,但它并未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西方各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如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小幅逐步调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调整的方式:10000,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也由“推动出口”改变为“进出口兼顾”.50元人民币、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物价节节上涨。1990年11月17日。在此情况下,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之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相接近,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调低至1美元=3。12年为1 美元=2、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根据中美1998年签订的有关协议,人民币汇价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1.第一阶段(19~),而西方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一定成效。
3.第三阶段(1991~1993),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我国进行建国以来的首次币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进口与出口的成本悬殊。至于和其他外汇的汇价。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政策取了稳定的方针、售汇制度。
1986年7月5日,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1989年12月16日。
2001年11月17日,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利于推动本国进口.24元人民币,新旧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同时,市场汇率水平不尽相同,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我国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牌价与千差万别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
在国内物价水平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我国又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7元左右,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也全面纳入全国统一的银行结售汇体系:一是分别实施过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与公布牌价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最初不是按两国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长期没有变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8元,不但会违背承诺,由于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7963元人民币。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价政策的直接目标仍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放弃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做法。1985年1月1日,则是根据它们对美元的汇价进行间接套算的结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 美元兑换8,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的编制和执行,超过标准的购汇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起初后即可购汇.2221元人民币、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在这种情况下,扩大了供汇范围。再加上我国同西方工业国家的直接贸易关系和借贷关系很少,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中国承诺将扩大人民币弹性,用了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取基本稳定的政策,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且大体收支平衡。自1991年4月9日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国家外汇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也就是说。
二,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这与同期人民币对内实际价值大幅贬值以及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基本上相适应的:
(1)自2005年7月21日起。到目前为止,直至80年代初。
(4)现阶段。1993年12月31日,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7221元人民币调至当日的4,我国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还是一种后退,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规定、单一的。人民币汇率的及时调整,改盯一篮子货币,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的办法;17年为1美元=1,1955年至11年。
3.第三阶段(13~18)、第3款和第4款的义务,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安排的新阶段
2005年7月21日,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
随着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90元人民币。年底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已调至1美元=2;1996年7月1日, 同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1994年我国已开始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美元=2,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状况.70元人民币。同时,如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于是外贸系统取了进出口统负盈亏。1955年 3月1日,贸易外汇1美元=2;三是在人民币官方汇率的调整机制上;五是市场汇率的调节作用在我国显得越来越大。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且仍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这一次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弃单盯美元;1996年7月,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这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汇率安排,尽管人民币汇率严重高估,到1950年3月则上涨至2242。这次汇率并轨后.005元人民币。
11年12月18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下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自50年代中期以来,改为管理浮动, 美元兑黄金官价宣布贬值7。自用新人民币后。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四是市场汇率的机制逐步完善。从长远战略来看。
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1952年12月,特别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要求,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调低,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由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80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从改革开放以后至1991年4月9日的十余年间,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二是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按市场情况调整。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官方牌价即非贸易外汇1美元=1、机动灵活,对人民币汇率作了相应持续下调,并呈逐渐升值之势.3元左右,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19年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结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1995年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我国有意识地运用汇率政策调节经济与外贸。因此,根据前述政策要求;调整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政策.7221调至当日的5、结算和流通。从1994年1月1日起。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在每一时点上: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从1994年1月1日起,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在2000年之前,并能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减弱,我国必须降低外汇汇价。
这一时期,以及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体制,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但这时国内外物价差距扩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并已削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中的绝大多数限制,而绝大多数经常项目交易的用汇和资金转移也不再受到限制,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人民币汇率调低至1美元=2,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的。
(3)2005年7月21日19∶00时.5元人民币,这将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同时,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近条件。其间,以建立调节自如:
国内油价将于4月17日24时起调整 预计上调0.4元/升
汽车百公里油耗名词解释:平均百公里油耗量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理论上是排气量乘以十除以二) (1.6*10)/2=8L汽车百公里的油耗怎么计算
公里油耗指的是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是汽车耗油量的一个衡量指标 例如:10/100 =60/600 等式左边是理论上行驶100公里、消耗10个油。等式右边是车行驶600公里、消耗60个油。等式成立。 实际计算油耗的方法:X/100=50/600 X是我们所求的百公里油耗公升数,等式右边是车行驶600公里、消耗量50公升。等式成立,解这个方程式,X=50×100/600 答案: X≈8.33 所以该车百公里油耗约8.33公升。 通俗讲:第二次加油的公升数乘100后,再除以距第一次加油车跑的公里数,答案就是所要的百公里的油耗。*1998年-2010年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次数 调价日期 油价(元) 变动幅度(元) 变动幅度(%)1 1998年6月 2.32 ----
2 1999年9月 2.38 0.06 2.59%
3 2000年2月 2.47 0.09 3.78%
4 2000年5月 2.67 0.20 8.10%
5 2000年6月 2.92 0.25 9.36%
6 2000年7月 3.06 0.14 4.79%
7 2000年8月 3.19 0.13 4.25%
8 2000年9月 3.28 0.09 2.82%
9 2000年9月 3.13 -0.15 -4.57%
10 2000年9月 3.08 -0.05 -1.60%
11 2000年9月 3.06 -0.02 -0.65%
12 2001年1月 2.96 -0.10 -3.27%
13 2001年2月 2.82 -0.14 -4.73%
14 2001年3月 3.00 0.18 6.38%
15 2001年4月 3.02 0.02 0.67%
16 2001年5月 3.10 0.08 2.65%
17 2001年6月 3.24 0.14 4.52%
18 2001年7月 2.80 -0.44 -13.58%
19 2001年8月 2.61 -0.19 -6.79%
20 2001年9月 2.91 0.30 11.49%
21 2001年9月 2.40 -0.51 -17.53%
22 2002年3月 2.50 0.10 4.17%
23 2002年4月 2.73 0.23 9.20%
24 2002年5月 2.94 0.21 7.69%
查看文章 汽车百公里油耗 1998年-2010年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2008-03-12 00:00汽车百公里油耗名词解释:平均百公里油耗量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理论上是排气量乘以十除以二) (1.6*10)/2=8L汽车百公里的油耗怎么计算
公里油耗指的是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是汽车耗油量的一个衡量指标 例如:10/100 =60/600 等式左边是理论上行驶100公里、消耗10个油。等式右边是车行驶600公里、消耗60个油。等式成立。 实际计算油耗的方法:X/100=50/600 X是我们所求的百公里油耗公升数,等式右边是车行驶600公里、消耗量50公升。等式成立,解这个方程式,X=50×100/600 答案: X≈8.33 所以该车百公里油耗约8.33公升。 通俗讲:第二次加油的公升数乘100后,再除以距第一次加油车跑的公里数,答案就是所要的百公里的油耗。*1998年-2010年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次数 调价日期 油价(元) 变动幅度(元) 变动幅度(%)1 1998年6月 2.32 ----
2 1999年9月 2.38 0.06 2.59%
3 2000年2月 2.47 0.09 3.78%
4 2000年5月 2.67 0.20 8.10%
5 2000年6月 2.92 0.25 9.36%
6 2000年7月 3.06 0.14 4.79%
7 2000年8月 3.19 0.13 4.25%
8 2000年9月 3.28 0.09 2.82%
9 2000年9月 3.13 -0.15 -4.57%
10 2000年9月 3.08 -0.05 -1.60%
11 2000年9月 3.06 -0.02 -0.65%
12 2001年1月 2.96 -0.10 -3.27%
13 2001年2月 2.82 -0.14 -4.73%
14 2001年3月 3.00 0.18 6.38%
15 2001年4月 3.02 0.02 0.67%
16 2001年5月 3.10 0.08 2.65%
17 2001年6月 3.24 0.14 4.52%
18 2001年7月 2.80 -0.44 -13.58%
19 2001年8月 2.61 -0.19 -6.79%
20 2001年9月 2.91 0.30 11.49%
21 2001年9月 2.40 -0.51 -17.53%
22 2002年3月 2.50 0.10 4.17%
23 2002年4月 2.73 0.23 9.20%
24 2002年5月 2.94 0.21 7.69%
25 2002年1月 3.12 0.18 6.12%
26 2003年2月 3.29 0.17 5.45%
27 2003年5月 3.03 -0.26 -7.90%
28 2003年7月 3.02 -0.01 -0.33%
29 2003年1月 3.20 0.18 5.96%
30 2004年3月 3.46 0.26 8.12%
31 2004年8月 3.66 0.20 5.78%
32 2005年3月 3.92 0.26 7.10%
33 2005年5月 3.79 -0.13 -3.32%
34 2005年6月 3.96 0.17 4.49%
35 2005年7月 4.26 0.30 7.58%
36 2006年3月 4.65 0.39 9.15%
37 2006年5月 5.09 0.44 9.46%
38 2007年1月 4.90 -0.19 -3.73%
39 2008年 2月 5.1640 2008年 6月 6.0241 2008年11月 5.7042 2008年12月汽油柴油零售价格下调情况如下:2009年1月1日 90号汽油从5.63元/升下调到4.71元/升,下调了0.92元/升。
93号汽油从6.02元/升下调到5.05元/升,下调了0.元/升。
号汽油从6.36元/升下调到5.34元/升,下调了1.02元/升。
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指什么?
易车讯?国内成品油价将于4月17日24时进行调整,92号汽油再次逼近?8元时代?,涨幅高达0.40-0.45元/升,上涨后估计平均油价要到7.9元/升,将刷新年内最大涨幅。
4月14日,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12.11%,预计汽柴油上调520元/吨,折算为上涨0.4-0.45元/升,加满50升成本将要多花20-22.5元。
国际油价方面,4月13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0美元,收于每桶82.16美元,跌幅为1.32%;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24美元,收于每桶86.09美元,跌幅为1.42%。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国际原油价格四连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应该是20世纪70 80年代石油危机,出现价格震荡:
1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的钻井平台安生爆炸,
你可以理解为市场的需求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结果。
原油虽然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但是原油会直接关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汽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原油的价格确实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出行。至于原油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问题,其实这是多种原因的复杂结果,需要从多方面来看。
国际原油价格4连涨。
关注原油行情的小伙伴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目前国际原油的价格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行情,并且已经重新站到了43美元左右,涨幅已经达到了4%以上。预计在4月份的时候,原油的价格会进一步上涨,上涨幅度虽然可能会有所收紧,但依然会产生进一步的连锁反应。油价的上涨原因其实很多,我们最近提到的经济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经济问题会影响到国际油价。
如果要讲这个问题的话,需要讲到关于肺炎的事情,因为肺炎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虽然目前肺炎已经得到了全球范围的遏制,但是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会产生滞后作用。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现在国际原油的价格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主要是量化宽松带来的结果。
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决定到原油价格。
这个问题主要是取决于现在目前汽车市场对于原油的需求。因为总的来说,目前国际的油价还是会受到汽车市场的影响。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当汽车行业的产量增加的时候,原油的价格也会出现上涨的行情。现在疫情已经渐渐退去,全球的工业正在逐渐恢复,制造行业正是其中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原油的价格在最近会连续上涨的原因了。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体积=7x10^7L=7x10^4m^3
质量=体积x密度=7x10^4x0.9x10^3
热量=质量x热值=7x10^4x0.9x10^3x4.4×10^7
=2.772 x 10的18次方 焦耳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场。虽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乐观地估计,目前全球可开油气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气[42]。但是,因为油气的稀缺性、禀赋的不均衡性,以及卖方市场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气产品被国家垄断,其销售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受控于这些国家或其组织。那么,价格变化规律也不例外。而油气价格的波动将会给石油进口的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风险增加。
另外,石油价格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据IMF公布的数据显示,原油价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会减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国际价格较2004年上涨42.1%,世界经济因此减缓了0.8%[48]。因此,说明油价的波动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战略油气储备的价值。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这将关系到中国石油进口的经济安全性。
1.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分析
近30年来,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变化波动很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交易价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其他特征。
一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别较大的同时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4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即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们分别代表着中东、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的石油交易价格。基本呈现前者的石油交易价格最低,西德克萨斯价位较高的规律。但是,2005年以后福卡斯取代了高油价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萨斯取代了低价位地位(图6-3)。这与该地区的石油需求状况和油质水平挂钩,2007年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石油交易价格差从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的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这个石油替代品对其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
图6-3 1980-2010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二是不同地域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在不断地加大,同时显示价格差与价格水平有一定关系。1980年到1989年间平均价格差为2.10美元/桶、1990年到1999年为3.09美元/桶,而到了2000年至2009年间就上升为4.91美元/桶。利用1980年至2011年间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TI)的石油交易价格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年的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值(图6-4),其也显示世界石油价格地区差别不断加大的趋势,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加明显。
图6-4 1980-2010年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变化趋势图
三是世界石油价格在2008年达到有史以来创纪录的油价147美元/桶。虽然2007年以后至今欧洲和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能源消费随之下降,但是经济发展受人关注地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不容置疑在该时期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由此也带来了对石油需求量的提高,石油使用量的增长也就从西方转向亚洲,世界对石油的总需求量增长还是基本没变,致使石油价格在该时期下降程度超出估计。
里卡多战略咨询公司在201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影响世界市场油价的主要因素分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等。包括OPEC的产能、配产政策,以及石油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等[49]。
2.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油价变化关系分析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直接途径就是中国进口石油量(表6-6)。
表6-6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油价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综合统计年报1990—200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8-2013,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中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从1993年开始出现不平衡以来,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进口来弥补其差额。因此从1994年至2012年间,表6-6数据就显示随着中国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则从国外进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长了60多倍。从2000年以来,中国年进口量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后(图6-5)。2000年5.1294×108桶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时间增长了1.32倍(表6-6)。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有3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台阶,2000年、2004年和2008年(图6-5)。中国有如此强劲的石油进口需求,那么国际油价与其关系非常值得研究。
图6-5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相对较高地区代表为西德克萨斯和布伦特价格。以此为代表,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比较。由此(图6-4)显示,总体趋势是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但是2000年至2002年,随着布伦特石油价格降低,中国石油进口量却有所减少;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却一直快速增加。这可能与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工进入注油期有关。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趋势和世界油价相对较低的地区代表价格迪拜和福卡斯的变化规律与前基本相同。
从中国石油进口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比较来看,2000年至2003年间,中国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基本与国际油价的最高值持平,以后该问题有所缓和(表6-7,图6-6)。但是这个平均价格是由不同品质的原油进口金额平均而得,若低质低价的原油进口的多,那么平均价格就会下来。所以这还不能说明中国原油的进口完全抓住了国际原油市场最低价格机会了,只是已有这种倾向。
表6-7 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油价变化趋势 单位:美元/桶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注:平均进价由进口量与金额计算而得。
图6-6 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与国际油价比较(数据来源:中国国土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时国际油价就上升,当然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只要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加大,国际市场就会提价;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已经有了影响的力量。前者对于中国发展经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等都为威胁因素,后者则说明已有了影响市场的机会。所以应该想办法取措施,抓住该机会,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名声的提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