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价格涨势分析_汽油价格涨幅趋势
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纽约油价大幅下挫,但是主导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一直高居不下,并未满足-4%,即未达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条件。
记者从国内多家大宗商品资讯机构了解到,目前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接近于0,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保持下跌的态势,预计8月2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下调窗口。
对于为何三地原油变化率下跌并不明显,金银岛资讯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三地原油变量率看的是22天的移动平均变化率,国际油价仅下跌几天对此影响并不大。
该人士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其实是很有“策略”的,其目的是希望能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平稳,因为国内汽柴油使用的覆盖面非常广,一旦价格频繁波动对于工农业的影响都比较大。
扩展资料
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来,其自身缺陷日渐暴露。用一个有失偏颇的制度作为基准,其在执行过程中必然难以“服众”。
一是“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措辞使制度权威性降低,价格调整原则性不强。“可调”“可不调”这样的伏笔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制度设计中。
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引导市场变化,而非强化行政管控,陷入一轮又一轮价格调整的争议中。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易引发社会猜测。国家发改委从未正面公布三地22天移动加权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所选取国际石油报价也未公开。
诸多社会机构只得揣摩官方定价公式,监测石油价格变化率。
三是22天调价时限较长而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在现有石油市场格局下,滞后必然产生投机。在以往的价格调整过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社会贸易商借机囤油套利。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92汽油会下调。
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价调整窗口将于10月10日24时再度开启,迎来国庆后首次调价。根据机构预测,在此前的“第七跌”之后,这一次国内油价或将继续下调,受国庆节期影响,国内成品油调价停更,新一轮油价调整统计依然保留在第七个工作日的数据。
如果在后续三个工作日中,国际原油价格涨势较猛将会带来一些变数,不排除下跌趋势转为搁浅的可能性。油价呈现下跌状态,如果后期延续下调走势,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油价下一轮调整或迎来下跌,至于跌幅预计较为有限。
汽油变化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宣布,渤海海域又发现了一个千亿吨的油田,这个油田可以生产两千万吨的石油,如果将其提炼成汽油,可以供应一万辆轿车使用三十年,这个新的发现,证明了我国的石油勘探和开发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同时也减轻了对国际石油的依赖。
在过去一年中,国内的石油价格一直在不断地攀升的情况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今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总量达到了700.3万辆,同比增加了90.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