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价格排序一览表_汽油价格排序一览表图
1.“硬”,是2020年SUV的核心词
2.壳牌的汽油质量怎么样
汽车发动机机油养护常识
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品牌的机油产品有数百个之多,国际名牌像美孚旗下的埃索、美孚1号、壳牌、道达尔等,也有国内品牌长城、昆仑、康普顿等。从价格上看,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桶,各种级别和粘度标识专业而繁多,使得车主在选用机油时的难度大大增加。记者随机调查发现,虽然大家都知道机油的重要性,但大多数车主还处在“机油盲”的阶段。
机油作为发动机的润滑剂,不仅仅起到润滑、抗磨损作用,还有冷却、清洁、防锈、防腐蚀、防氧化等作用。润滑油品质的好坏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好的机油,尤其是全合成的机油除了能保护引擎,减少换油的次数外,也能节省汽油开销。虽然价格比普通油贵两倍,是许多车主的最佳选择。如果选择不当或只图一时便宜购买品质低劣的产品,会造成发动机早期磨损、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造成“拉缸、抱瓦”等恶故。
怎样选择机油
据青岛王冠石化公司有关专家介绍,车主在选用机油时一定知道车辆使用的温度环境,然后按车辆说明书要求的用油级别和粘度要求去购买机油,购买时仔细查看油品外包装上的级别和粘度标示,要选用满足最低级别及以上要求的机油。
比如在四川地区,一年四季正常情况下选用符合多级粘度标准SAE15W-40的机油就可以。而重庆地区夏天较热,最好选择粘度为50的机油。
新车初驶的几千公里称为磨合期,在此阶段将磨掉零件上细微的凸起物,让各个运动部件的配合间隙更加紧密,运动更顺畅。这时期选机油更为重要。在磨合期内一般选用粘度级别为15W/40或40的机油进行磨合。因为新车或发动机大修后,各部件配合间隙不均或过紧,需要在磨合期内进行磨合调正,如选用较大黏度的机油,在配合间隙不是很好的摩擦副表面上不易形成润滑油膜而形成干摩擦,造成磨损过度,甚至出现烧瓦、抱轴等机械故障。
黏度较小的机油由于流动性较好而能达到更好的清洗作用和冷却作用。如果在城里用车,由于常常堵车,属于损耗型驾驶,建议缩短换机油的里程。
换机油别忘打包
车辆每行驶一定公里数要做常规保养,更换机油和三滤。但每次换油是以一桶为单位,一般换油后都会稍有剩余。别忘了将剩油打包带走,以后备用。这样,一两个月后发现油、液的液面降低必须补充时,车主也可以用几次保养积攒的机油在某次换油前“涮涮”发动机,使换油更彻底
机油不要混用
有时候发现爱车的机油面不足了,需要添加机油,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添加不同品牌或不同型号的机油。埃克森美孚的专家称,不同品牌的油品用的添加剂会有不同,混用可能会造成油品变质。
机油小知识
要正确选用润滑油,首先得明白润滑油等级分类标准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用的是粘度等级分类法。车主可以比较自己用车的环境温度来选择机油。如SAE15W-40、10W-40、5W-50,W前面的数字越明低温黏度越低,发动机冷启动时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
API(美国石油协会)用的是机油品质等级评定标准,将润滑油分成汽油机用(S)和柴油机用(C)两大类。汽油机用润滑油用S表示,后面紧跟一个英文字母(如SE、、SH、SJ、SL、SM),字母排序越后,润滑油的品质越高。目前最高级别的SM级当属顶级机油。
选择机油几大误区
1、有些车主在选用机油时误认为某品牌的机油就是某品牌汽车的专用机油,其实这是错误的。只要级别和粘度要求符合你的爱车使用要求,就可以购买使用。
2、随意使用添加剂。机油本身就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的,所以车主只要使用的是优质的机油,就不用再添加任何其他添加剂。
3、机油并不是越贵越好。选择机油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进行选择,既没必要在要求较低的发动机上使用过于高级的机油,也不能将较低级的机油使用在要求较高的发动机上。
4、不是加得越多越好。油量过少,会引起机件烧坏并加速机油变质。但油面过高,会从气缸活塞的间隙中窜进燃烧室使燃烧室积炭增多。
“硬”,是2020年SUV的核心词
如果是远离城市的地方,建议还是雅阁或者凯美瑞吧,主要考虑是质量可靠性。帕萨特不是不好,但是大众车的通病就是容易出小问题,比较烦人,新车肯定比较爱惜,除非附近有可信赖的维修店,否则老跑4s店就非常费时费事了。日本车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好一些,前几年的新车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费用上,无非就是年度费用和每月的使用成本,大致上是:
年度:保险,3000-5000
车船税:420
年票:1000左右
维护保养:每5000公里一次,费用大约300-400元/次
每月:油费:按10升/100公里,每月行驶2000公里,大约用油200升,按照93#汽油油价6.61元计算,油费大约1300元。一般来说,相同情况下油耗高低排序是凯美瑞最省油,雅阁次之,最后帕萨特,最大相差约10%左右吧。
偏远地方养车比城市里面省的就是停车费最后还有高速公路费用、过桥进城费用等等,看你去什么地方而定了,没法估算。
车价嘛,同样最低版,帕萨特现在是领域,好像还有2.0的吧,雅阁、凯美瑞也是2.0的,价格可能领域便宜几千块钱,但是她的发动机是最差的,所以综合来说,还是凯美瑞好一些。
壳牌的汽油质量怎么样
SUV已经连续好几年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旋律,如果以2020年前10月的份额来看,其45.4%左右的占比已经无限逼近轿车份额。另一个夸张的数字是,今年到目前为止上市的新款SUV——包括全新车型和年款改型——总数达到370款。可想而知中国消费者对SUV车型的热度有多高,车企又是多么的捧场。
此篇年度SUV推荐中,我们已经去掉了豪华品牌SUV、新能源SUV,这也意味着这十款车型主要是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产品。另外一点是,我们对车型的入选标准不仅仅是参考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同时也会看它们上市之后对车企、行业的影响,并且对于同一个品牌的多款车型也会有一个唯一性的考量。
(以下车型按照价格排序。)
价格:10.36万元-13.96万元
今年整个大吉利推出了不少新款SUV,但是只选择一款的话,反而是这款最为传统、最为主流、甚至最不花俏的七座SUV——?豪越,会成为我们的推荐。
为什么?因为在满足国内最广大民众日益提升的高品质用车需求方面,豪越可以说做得当之无愧。并且,这款10万元起步的“大SUV”性价比十足,某种程度上比银标五菱的凯捷都要更划算,更像是给三四线城市小店主们量身定做的产品。
吉利豪越可以说是吉利近年来针对10万元级别市场最用心的新产品,一方面从内饰设计到动力总成都是很厚道的,另一方面从空间布局到实用性设计也都是很花心思。比如五座版本巨大的后备厢空间和双层设计,而七座车型则是确保了第三排的实际空间。还有选择1.8TD与7DCT的动力总成组合,说明吉利对整个用户群体的需求考虑也很谨慎,一是要四缸,二是要省油。
稍显遗憾的是,豪越第一轮的销量并没有达到吉利的预期,目前还停留在月销五六千辆的水平,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成为月销过万的爆款。只是考虑到豪越和嘉际共线生产的前提,两款车合计基本上达到了月均8000辆的水平。
从吉利的角度来看,豪越作为一款面向10万元家用市场的SUV车型,这款车的使命本身就和博越Pro不一样,更多是守住吉利原本的基盘用户,确保让曾经的远景车主能够保留在吉利品牌体系。如果更长远地看,吉利豪越或许能够凭借吉利如日中天的声势,接过五菱宏光的基盘市场,多年以后成长为了一代神车。
价格:11.39万元-13.39万元
如果说长安CS75?PLUS让长安汽车股票触底,那么长安UNI-T的成功则是让长安汽车股票翻了三倍的主要原因了。尽管从这款车型本身的销量来看,月销量仅仅是稳在一万辆,没有像CS75?PLUS那样晋升为SUV市场销量三甲,但是UNI-T却让外界看到了长安发展的可能性——亮丽的设计、颇高的智能化、不错的动力总成,都让人不免对长安后续的高端产品有所期待。
从产品来说,长安UNI-T和同期上市的吉利ICON都是代表了车企对年轻市场的趋势预判,现在来看UNI-T销量三倍于ICON,这大概就证明了年轻消费者对于运动轿跑SUV的审美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占据主流。可能长安UNI-T在机械素质、车载互联上的表现并没有比吉利ICON强,甚至某些性能更弱,可是凭借一个外形优势就实现了超越,再次说明现在的年轻人是“颜值为王”。
不过“长安UNI-T的成功能不能复制”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按照UNI-T的思路做下去,最大的障碍是必须在设计创新上不能停,一停就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这也是所谓“灵光一现容易,年年创新太难”。
价格:11.99万元-14.29万元
今年自主品牌的新车取名都很有新意,比如吉利用了“ICON”,长安这边有“UNI”,但都不如哈弗的“大狗”这么有震撼感。
哈弗大狗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当前年轻化营销的典范,大概多年过后也能够和“小米”、“小鹏”这些相提并论。原因在于这个“大狗”,俗而不LOW,土到极致就是雅。即便有一半人不喜欢这么“取巧”的命名方式,但至少让所有人都记得了——你扪心自问,到底是“大狗”让你有兴趣,还是“H几”会让你记住?
除了主车型名之外,就连版本的命名也是贯彻到底——“拉布拉多”、“哈士奇”、“马犬”等等,而最高等级的“中华田园犬”,直接命中三四线小镇青年的心坎,也让一二线城市的时尚潮人觉得“大俗即大雅”。
当然,要说这款产品本身的魅力,即便我没有开过,但也可以想象出长城在柠檬平台上能做出主打居家舒适的第三代哈弗H6,必然也可以搞出中国人自己的“自由侠”或者“运动小烈马”,在原本平淡的风格上做得更加激进和适合越野。从产品投入的角度来说,长城这种“一鱼多吃”的策略还是很用心,整个外观内饰设计全部重做,底盘和动力输出也有区别,这至少比丰田、本田的双车战略那种连壳都不换一下的做法,要厚道很多。
无论这个主打两驱的“伪硬派”SUV最终销量表现如何,但至少长城汽车愿意给中国消费者提供不同风味的“菜肴”,并且不仅仅只是花式摆盘变化一下,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勇气,也是我们为什么最终推选哈弗大狗而不是新一代H6的原因。
价格:12.99-19.99万元
一款小小的入门紧凑SUV车型,长安马自达也可以搞出9个配置,除开一款用了压燃发动机的高阶产品之外,其余八款车型分布在狭窄的5万元空间里面。你说,长安马自达是不是想要憋死选择困难症患者?
CX-30今年上市以来的月均销量在2000辆上下,只能说实现了预期,但还没有达到SUV的平均水平。道理其实很简单,CX-30相比同平台的昂克赛拉真心没有太多的优势,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款补位昂克赛拉两厢的替代品,而现在两厢车本身市场就有限。
真心来讲,如果不在意后排空间,CX-30确实是今年上市的SUV中开起来最令人赏心悦目的一款。用“赏心悦目”形容驾驶,是因为这款车在目所能及之处真心有高级感,可以想见马自达提出的下一代车型转为“豪华高级品牌”的许诺真不是自我吹嘘。
正因为有这种视觉感官上的满足,才使得整个驾驶过程也变得相当愉悦,会让驾驶者有一种“审美强者”的自我认知。而仅仅以创驰蓝天技术来说,应对整个CX-30这种紧凑型车身已经完全足够,只是说某些细微之处还有提升空间。
至于已经触及到20万元的应用了Skayactive-X技术的车型,从话题性上看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不过转换到实际驾驶过程中反而是太过平淡了,完全没有展现出贵了2.8万元的价值。但是这也并不妨碍我认为长安马自达CX-30能够入选今年的年度SUV候选车型。
价格15.38-20.68万元
长城汽车的“春天”不仅仅来自于哈弗H6和大狗,也不止于坦克300,同样在于皮卡领域的突飞猛进。在自主品牌皮卡“廉价化”多年之后,长城炮“一炮而红”,在参考了大量美式皮卡的成功路径之后,以乘用化皮卡的定位成功扩大了销路。长城炮销量更是一年突破10万辆——在只有2.5%市占率的皮卡细分市场做到了一半份额,这足以证明长城炮的地位。
并且长城炮还不止步于简单的皮卡乘用化,而是再次把中国品牌皮卡向上的路径进一步扩展,搞出了“越野版”,实现了乘用皮卡的高端化。比较下长城炮越野版的价格,汽油版车型17-20万元的价格本身和坦克300已经非常接近,相比于普通版本能够有50%的溢价,这明显就是“中国版猛禽”了。
至于长城炮越野版的产品力,放到20万元价位来看也是独一无二的。除了2.0T+8AT的汽油动力总成,标配的前后桥差速锁、AT胎、原厂绞盘、原厂涉水喉、原厂金属保险杠等等已经是硬派越野车的水平,同时配备了自适应巡航、大屏幕、真皮座椅等舒适性装备,真心是越野“懒人”一步到位的选择。
可以说,长城炮越野版的成功,一方面是赶上了皮卡全国解禁的节点,另一方面其实是对长城汽车在小众细分市场勇敢尝试的回报,后者也让长城坚定了在越野细分市场越走越远的信心。
价格(预售):17.58万元-21.38万元
这又是一款长城旗下的产品,又是一款属于硬派越野的车型,由此可见今年“硬派”是SUV市场的关键词。
WEY品牌在连续推出了三款主打豪华质感的SUV产品之后,风格一转,做了一款非承载式大梁结构、两把锁的硬派越野车,完全不走城市SUV路线,似乎准备接过国产普拉多的销量。
不过从坦克300这款车型的表面来看,也依然坚持了WEY品牌的豪华路线,举个细节的例子,前保险杠有个两道竖状装饰,都是使用的黑色钢琴烤漆饰板,没有一股脑用黑色塑料。而内饰更是一股奔驰味,做工、材质和设计都很有“范”,只是从一些局部硬塑料还是能看出对于成本的考量。
当然,从目前给出的产品规格来看,坦克300的起步车型还是“很乞丐“,更像是针对公务市场推出的专属需求配置,而真正越野爱好者能够下手的应该都是中配了,至于资深玩家的选择那必然是一步到位顶配,因为到了这个价位才会配齐越野车的“精髓”——前后两把锁。
实际上,WEY推出坦克300最大的作用并不是说要抢占硬派越野市场多大的份额,个人认为它最重要的还是稳固WEY品牌的价格高度。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用这款极其小众细分的旗舰产品,守住20万元价格区间,这对于整个WEY品牌后续的发展、与哈弗品牌的差异化都是极其关键的。很可能坦克300上来之后,哈弗H9就会停产,整个高端越野车的销量转给WEY品牌,以此维系其高端的调性。
价格:17.18-24.18万元
原本以为威兰达只是丰田给到中国市场的特供双生车型,结果没想到这个造型的一部分也用到了铃木Across上面,丰田果然是不浪费一分钱。但实事求是地讲,铃木Across和威兰达也有区别,尤其是更硬朗的前进气格栅设计要比威兰达模仿雷克萨斯的顺眼一些。
说到产品本身,威兰达和RAV4荣放基本上就是一款车,整个内饰风格、机械部分、空间细节、用料材质都如出一辙。如果要我评价这一代的荣放/威兰达,个人认为这代产品的感官质量非常一般,大面积的硬塑料、即便是搪塑材料的花纹也是质感很一般的那种,而橡胶包裹的旋钮和按键都有一种廉价感,更不用说汽配城风格的大屏幕了。横向对比同级的皓影或者探岳,荣放/威兰达实在是有点让人难以下手。
不过在丰田车标的加持下,威兰达也依然让广汽丰田赚得盆满钵满。这当然不是消费者不懂车,从某种程度讲,威兰达也有其“颠覆者”的一面,那就是除了永远买不到的最低配之外,其余配置都全系带了L2级驾驶功能。另外,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也都有了,还有比荣放那边多了一套触控大屏,这些都让威兰达拥有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无论如何,第一次卖紧凑型SUV的广汽丰田依然很稳,就和当初拿到雷凌一样,这让广丰的销量又涨了差不多八万辆。
价格:22.99万元-32.99万元
被雪佛兰寄予厚望的开拓者没有遇到“好时候”,开年准备推向市场的时候碰到了疫情,而开拓者选择在四月上市的时候,整个汽车市场的关注度都近乎于零。
所以如果只以销量评价雪佛兰开拓者,那只能用“遗憾”作为总结陈词。可是以产品本身来看,开拓者却是近几年雪佛兰最有惊喜感的车型——这个结论来自之前自驾开拓者两千多公里的我,我为此负责。
其实在过去这一轮产品投放周期中,真正原汁原味的美国雪佛兰车型并不多,算来算去也就是半个迈锐宝XL和2.0T的探界者。直到亲身体验了开拓者,你才会真正的感知到雪佛兰在美国市场为什么会是“国民车”。这款用三排座椅布局的中大型SUV在驾驶性和操纵性上可以说在同级别、同尺寸车型里都是一线水平,之前雪佛兰做工质感不佳的短板在新车上也有弥补,只是说在一些功能性设计上还是偏传统。
虽说开拓者销量表现不佳,但是整体来看这款车给了雪佛兰冲刺22万元级别的蓄力。伴随着明年市场回暖,再加上中大型SUV整体市场热度的提升,雪佛兰如果愿意“以大打小”,看到目前20万元紧凑型SUV的销量规模,开拓者也并非没有潜力。现在的问题是,雪佛兰就欠缺一个长安福特那样“破釜沉舟”的决心。
价格:29.88-32.98万元
接触现代汽车的新一代产品越多,越会发现现代品牌的车型在中国市场被低估,甚至可以说是被严重低估。第十代索纳塔如此,帕里斯帝亦是如此,也正因如此?,这些车型在中国市场都有着非凡的“性价比”。
30万元以内,国内可以选择的中大型SUV已经非常多了,但为什么选择现代的帕里斯帝?可能一个理由就够——这是你现在能买到的为数不多的3.5L?V6自然吸气引擎车型,它在当今流行2.0T的时代是无可争议的大排量选手。
确实非常令人意外,现代中国在高昂的排量税面前,依旧把帕里斯帝导入国内,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当然,可能3.5L自吸的表现不一定比3.0T的出色,其最大功率200kW、最大扭矩也“才”336N·m,可是这种V型六缸发动机的运转感受是别家无法带来的。其余的配置方面,全系标配8个安全气囊、主动安全系统,此外像10.25寸大屏幕、车联网、前排座椅通风这些都有,应付日常出行绰绰有余。
不过在低价的背后,也是现代中国无可奈何地“鸡贼”,比如三款车型中有两款还用的是卤素大灯、也没有天窗,只有定速巡航,全系都只是提供倒车影像(360度影像或车侧盲区影像只有高配车型能提供选装)对于这款5米尺寸的大车来说也是压力山大。
好在基本什么都有的顶配也才32.98万元,感觉比探险者的性价比都要高,这就是现代在品牌上的差距。这也让人有了一丝丝“想买”的欲望。
价格:30.98万元-39.98万元
福特决定把CD6这个纵置后驱平台的中大型SUV导入长安福特,也确实是下了一番决心的。毕竟这款纵置后驱结构、搭载2.3T+10AT顶尖动力总成、车身尺寸超过五米的典型美式七座SUV,在成本上就不是汉兰达这类横置前驱咸鱼SUV可以比的。其实,之前的别克、雪佛兰、现代等等在这个细分市场都已经吃过“闭门羹”,如果探险者再不成功,无疑会让这两年不景气的长安福特更是雪上加霜。
可是,正是这样的局面,让长安福特有了“破釜沉舟”的决心,给全新一代的探险者定出了30.98万元的“超值价格”,即便是四驱版本也不过32.98万元,而且在配置上基本做到了一视同仁,比如全系标配L2、车联网、大屏幕等等,甚至六座、七座都是一个价格。
当然,探险者确实“爆款”了。几个月下来都保持在月均3000辆以上,并且不少订单都是高配、顶配车型,这对于长安福特来说“既高兴又痛苦”。因为探险者算是让长安福特经销“久旱逢甘霖”,这种高价格车型让经销商现金流迅速回稳,但同时又因为北美疫情造成海外零部件供应不足,不少订单短期交付不了。
探险者毫无疑问在产品力上是“40万元无敌手”——别的不说,就是一个纵置后驱就很高级——但更重要的是,这款全新车型恰好踩中了当前中国SUV回归“硬派”的节点,让整个福特SUV车系都找到了一个新的支点,重新让福特找回了营销感觉。
文|JackieLXX
图|驾仕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壳牌的汽油质量很好,壳牌的油比中石化和中石油更经用些,油的质量更好。
兰壳牌集团,总部位于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由荷兰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燃油和润滑油零售商。
它亦为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先驱,并在融资、管理和经营方面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业务遍及全球140个国家,雇员近9万人,油、气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和3.5%。作为荷兰最大的工业公司,其在2012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名列第1位。
扩展资料:
规模
荷兰/壳牌公司集团1996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方面由于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集团抓住机遇,多产多销原油和油品;另一方面公司集团改组机构,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也起了关键作用。
1996年壳牌集团销售额为1281.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6.7%,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6;实现净利润88.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7%,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1;
至1996年底,公司资产总值1243.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39%:股东权益631.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2%; 负债总额612.46亿美元,资产负债率49.24%,比上年下降了0.78个百分点。
19年上半年壳牌集团净利润为24.86亿英镑,比1996年同期下降了15.04%,主要是由于炼油和销售部门的存货损失造成的;至19年6月30日的12个月平均运用资本收益率为11.5%,比1996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壳牌集团1996年分部门销售情况和分地区销售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1996年壳牌集团销售额大幅度上涨,比1995年增长了17.94%,比1992年增长了49.16%。其中炼油和销售部门销售额增长最多,1996年比1995年和1992年分别增长了21.25%和52.14%,勘探和开发部门则分别为25.73%和44.22%。
同时,壳牌集团在油气和化工以外的其他部门的销售额在逐年下降。从地区看,美国地区销售额增长最快,1996年比1992年增长了56.60%,其次是西半球地区。
百度百科-壳牌石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