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原油最高价147.91的背景?

2.中国每年使用、进口多少吨石油

2011年原油价格上升的原因_2011年原油价格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进入2011年,欧债危机迅速蔓延,世界经济复苏受阻、增速明显回落。由此,拖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也受到影响,增速总体放缓。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频发,油价持续高位震荡。面对增速趋缓、复杂多变的经济和能源供应形势,国内石油消费增速由上年的两位数增长,转而呈现下行态势,低于近10年来7.1%的平均增长速度。但石油表观消费量仍保持较高水平,达到4.9亿吨,同比增长3.5%。其中,国内累计生产原油2.04亿吨,同比增长0.3%;累计进口原油2.54亿吨,同比增长6%;累计进口成品油4060万吨,同比增长10.1%。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56.5%。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

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原油产量继续保持在2亿吨以上,但同比增速趋缓。这与我国经济增速逐季放缓的趋势相吻合,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这些数据说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节能减排,严格控制不合理的石油消费,取得了积极成效。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累计加工原油4.48亿吨,同比增长4.9%,其中,生产汽油8141万吨,同比增长6.1%;生产柴油1.67亿吨,同比增长5.4%;生产煤油1879万吨,同比增长10.1%。成品油生产总量合计达到2.66亿吨,同比增长6.7%,与国内原油产量增速相比,高出6.4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国内原油生产增速减缓的情况下,直接面对消费者、量大面广的成品油生产增速仍然比较快。这进而表明,面对增速趋缓、复杂多变的经济和能源供应形势,石油石化企业千方百计组织生产,扩大进口,调配库存,各业务板块紧密配合,全力以赴,调动各方面,增加有效供给,油气生产运行稳定,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经营有序,国内可动用的油气产品比较充裕,回旋余地比较大,供需总体平衡。因而能够面对局部地区出现的短时间柴油供应紧张状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取各种应对措施,大范围、多渠道、多系统调动,使矛盾迅速得以化解。

历史原油最高价147.91的背景?

4月上旬,布兰特原油价格超过126美元一桶,纽约的石油是113美元以上,我们国内的油价也正顺着这个潮流调高。正在调高过程当中,出了一个重大新闻,今年第一季度,我们是6年来第一次出现贸易赤字,贸易赤字并不严重,大概只有10亿美元。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不起眼的

事,其实一场史无前例的石油大战正在酝酿。如果事先不作防范,我们将像2008年的俄罗斯一样会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狙击,这是我最担心的。

两大担忧

近几年我们楼价涨,艺术品、奢侈品等等狂涨,这些东西的涨价看起来就是一个发烧的现象,它是一个表面现象,而驱动这些涨价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第一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危机。以奇瑞汽车为例,奇瑞做一台汽车才赚132元钱,这个危机是我多年来一直呼吁的,而这也是一切泡沫的主要成因。第二就是拉动型经济。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之后,我们推出了包括4万亿、10大产业振兴方案在内的一些刺激经济的,成功地拉动了经济,可是我们的刺激却让外国人赚翻了天。比如说2003到2008年,我们总共投入2万亿元建设铁路,大概有2000亿元进入了外国人的腰包。由于这种拉动型经济,造成了对原材料的需求突然猛涨,这就暴露出了我们今天的重大的危机。为此印了73万亿元的货币,比美国还要多30%,结果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的实体经济与老百姓的资金没有好的投资管道,使得大量的资金去炒楼炒股买汽车买奢侈品买艺术品去了。

落井下石

当美国了解中国经济的软肋叫作制造业危机之后,借助我们2008年年底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的转变,通过石油战争把铁矿石、农产品等等一起拉起来。2010年我们总共进口了1352亿美元的石油,这是5年前的4倍。2010年我们总共进口了794亿美元的铁矿石,比5年前又是增长了4倍。最恐惧的是,2010年我们进口

的农产品总值超过1000亿美元,这是5年以前的13倍,平均我们每一个老百姓每一天要向国外购买1.38元的进口粮食。也就是说,在投资拉动情况下,占了太多的农地,结果,使得中国慢慢成为全世界很可能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这三项叫一般贸易项,就这三项,使得一般贸易逆差变成460亿美元。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它所做的是加工贸易,推出4万亿之前的中国经济是加工贸易型经济。比如说从国外进口100元钱的原材料,加工之后以120元出口卖给别人。这种加工费虽然不高,但是也可以生存,因此就会有20元钱的贸易顺差,所以我们中国每年都会有贸易盈余。

但是今天,这个石油战争本身已经不是拉抬石油价格这么简单了,而是拉抬石油价格之后跟着拉升有色金属、铁矿石、农药甚至天然橡胶。由于我们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大量的宝贵的和美元外汇,拱手让人流出中国,流到欧美各国的手中,而铜、石油这些涨价的结果,使得中国制造业危机更恶化,因为利润更低甚至都变成负的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楼市如此之火爆,为什么艺术品如此之火爆,甚至茅台酒也火爆,这一切就是石油战争的结果。

到底是谁决定石油价格,你以为是欧佩克产油国吗?俄罗斯吗?错了,是华尔街。铁矿石价格基本上是由波罗的海的运费指数和石油价格共同决定的,其他的有色金属基本上也和石油价格挂钩,这所有价格是国际金融炒家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炒家和欧美各国之间关系是你不可想象的。每一次价格上涨,都能够或多或少地看到各国的身影朦朦胧胧地在这个国际金融炒家背后,指挥他们炒作。他们对付中国就要用成本大战,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制造业极其困难的情况之下,通过石油战争拉抬所有大宗物资价格,进一步打击中国制造业。而且我们的投资拉动型经济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结果,让大量宝贵美元外汇流出去。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产生的贸易赤字是一个警告,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O(∩_∩)O

中国每年使用、进口多少吨石油

我给你一篇2007-08原油最疯狂时候的一篇分析报道,里面详细的写出了原油疯狂的背后原因,仅供参考。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创下历史最高价的背后

国际原油期货收盘价创下历史新高,与前两次有很大不同。2005年的主要因素是飓风给墨西哥湾沿岸美国石油开和炼油业带来的巨大损失。2006年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中东政局恶化引发的“政治溢价”。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油价上涨,主要动力则是基本面的支持——市场供需不平衡。

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率已连续四年超过4%,是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尽管油价持续走高,但在经济强劲增长的基础上,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上升。

国际能源机构最新发表的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将达到8600万桶,比去年增加2%,而2006年较2005年的增速仅为0.9%。

国际能源机构还预计,未来几年,受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的推动,世界能源需求将继续走高。到2011年,全球每天所需原油为9580万桶。

与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石油供给能否及时跟上?国际能源机构的报告认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油能力已接近峰值,未来增产空间不大。报告预计,今后5年内,非欧佩克产油国年均增产速度不会超 过1%。为此,国际能源机构呼吁欧佩克将日产量增加100万桶,以实现全球 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

欧佩克目前的日产量比去年同期少170万桶。由于2006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大幅回落,欧佩克在2006年11月初将原油日产量削减了120万桶,2007年2月再次削减50万桶。在欧佩克实行限产保价措施之后,目前的油价已经较欧佩克第二次减产时上升了将近五成。

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负责人盖伊·卡鲁索近日呼吁,欧佩克今年下半年应提高原油产量,以避免油价过高。如果欧佩克无所作为,美国和全球的石油库存就会太少,这将导致油价继续上涨。

面对各方的增产建议,欧佩克却拒绝增产限价。欧佩克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和矿产大臣纳伊米近日表示,目前油价持续走高并非由于供应短缺,而是全球性炼油能力不足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造成的。欧佩克轮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长哈米利也表示,油价走高与欧佩克无关,到目前为止欧佩克还没有理由增加产量。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原油供给增长放缓是本轮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但炼油能力不足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3年和2004年,在全球石油需求分别增长2.4%和3.2%的情况下,炼油能力仅分别增长0.4%和0.3%。

市场分析人士还指出,尼日利亚局势不稳、伊朗核问题、伊拉克局势动荡、北大西洋飓风季节的风险、资金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对冲基金进行投机交易活动等因素,也是油价上涨的动力。

综合上述因素,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将在高位运行,一些机构也纷纷调高对油价的预测。

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是9月11日将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部长会议。虽然一些欧佩克成员国拒绝增产限价,但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近日接受澳大利亚媒体访时暗示,欧佩克并不希望油价上涨失控,如果油价涨至每桶80美元,欧佩克可能做出增产限价决定。

2011年国内石油消费增速由上年的两位数增长,转而呈现下行态势,低于近10年来7.1%的平均增长速度。但石油表观消费量仍保持较高水平,达到4.9亿吨,同比增长3.5%。其中,国内累计生产原油2.04亿吨,同比增长0.3%;累计进口原油2.54亿吨,同比增长6%;累计进口成品油4060万吨,同比增长10.1%。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56.5%。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累计加工原油4.48亿吨,同比增长4.9%,其中,生产汽油8141万吨,同比增长6.1%;生产柴油1.67亿吨,同比增长5.4%;生产煤油1879万吨,同比增长10.1%。手工查询望及时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