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豆油价格_豆油价格走势
1.5升装金龙鱼食用调和油最新市场价?
2.黑龙江佳木斯大豆价格是多少?春节后还会涨吗?急!
3.大豆到港时间
4.豆油期货的现货价格
5.CBOT与DCE豆油期货合约比较
6.棕榈油和原油走势相反
烹饪用油 。烹饪用油是豆油消费的主要方式。从世界上看,豆油用于烹饪的消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的70%。从国内看,烹饪用豆油消费约占豆油消费量的78%,约占所有油类消费的35%左右,它和菜籽油一起成为我国烹饪的两大主要用油,但是因天气炎热造成大豆产量降低从而造成豆油价格上涨。
食品加工。豆油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豆油可以用来制作多种食用油,如凉拌油、煎炸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等。此外,豆油还被用于制造蛋黄酱等食品。我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12%左右。由于餐饮习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这一比例要高于中国,如美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国内豆油总消费的25%以上。 大豆原油
豆油是大豆加工的油脂产品的总称,豆油按其加工程度可分为大豆原油和成品大豆油。在我国,大豆原油(也称毛油)主要为工厂的中间产品,目前我国进口大豆油也全部是大豆原油。由于大豆原油具有贸易量大、品质均一、容易储存、与国际现货和期货市场接轨等优势,所以是比较适合进行期货交易的品种。 大连商品豆油交割质量标准
豆油期货交割质量标准以我国豆油国标为蓝本,项目设置、数值选取基本一致,同时对与现货市场发展情况不相符的个别指标及取值进行了微调。如增加了国标中没有但现货企业普遍使用的含磷量指标,并设计含磷量≤200mg/kg,将酸值由国标中的≤4.0mg KOH/g调整为≤3.0mg KOH/g。这样,国产大豆原油基本能够达到该交割标准;进口豆油在溶剂残留量等指标上有可能不达标。但是,经过简单加工,进口豆油完全可以满足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同时为简化合约,豆油期货不设等级升贴水。 大连商品指定交割仓库
按照豆油生产、流通的格局,豆油合约交割地设立于张家港上海、天津和连云港日照地区,其中连云港日照地区的交割库为非基准交割库,可以贴水50元/吨进行交割。张家港上海以及日照地区也是黄大豆2号合约、豆粕合约的交割地,这样的交割地点设置有利于黄大豆2号、豆粕和豆油合约间的套利交易和保值操作。 10吨/手
现货市场上豆油运输使用的罐车最小载重一般是10吨,大商所的大豆、豆粕合约的交易单位都是10吨/手。为了和现货市场接轨、方便跨品种套利交易,豆油合约的交易单位定为10吨/手。 2元/吨
最小变动价位是期货合约价格变动的最小单位。大商所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与CBOT豆油合约接轨等角度出发,确定豆油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为2元/吨。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在豆油现货市场中,日价格变动在4%以上的概率不足2%,同时考虑到豆油期货与大豆和豆粕期货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豆油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确定为4%。 合约价值的7%
为使最低交易保证金与涨跌停板相协调,大商所将豆油合约的最低保证金确定为5%,同时该规定与现有大豆和豆粕品种也保持一致。 1、3、5、7、8、9、11、12月
综合豆油消费、生产和进口的季节性特点和与豆油、豆粕的套利关系,豆油的交割月份设计为1、3、5、7、8、9、11、12月。与豆粕期货合约交割月份一致,与CBOT豆油合约相比,大商所豆油合约少了10月合约、多了11月合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跨品种和跨市场交易。 合约月份第十个交易日
最后交易日与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和豆粕期货合约保持一致。 最后交易日后第三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的规定与黄大豆2号合约相一致。 实物交割
豆油的交割方式与豆粕合约保持一致,用期转现和滚动交割等方式,厂库仓单和仓库仓单相结合的仓单流转方式,方便投资和保值。
5升装金龙鱼食用调和油最新市场价?
距离12月还剩几天时间,回想11月的米、面、肉、蛋、油的价格:大米价格受南方旱灾的影响价格明显上涨。
面粉价格随着小麦价格的二次上行而上涨。
虽然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滑,但猪肉价格的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当前的猪肉价格依然处于相对高位。
鸡蛋价格从之前7元左右的价格回落到了6元左右。
食用油的价格因为之前进口大豆的到港量下降而上涨,不过随着进口大豆陆续到港,食用油的价格已经开始回落。
那到了12月份,米、面、肉、蛋、油会降价吗?
米价上涨乏力恐回落
从10月份至今,全国稻米价格迎来了“罕见”的强势运行,其中北方长粒粳稻上涨0.1元/斤,南方籼稻稳中有涨,黄花占水稻价格一路向1.50元/斤进发。
但进入12月之后,米价恐将面临回落的风险,逻辑有下面几个:
1、此前两个月长粒稻涨势迅猛,米业加工倒挂,企业成本过高。
2、部分企业前期稻谷建仓成本较低,为了在12月抢占市场,其可能会推出低价大米保持市场竞争力。
3、受天气和种植面积下降的影响,此前一段时间,糯米价格持续上行,部分米企甚至每天上调0.05-0.1元,但下游对高价糯米接受度有限,且有报道称今年食品厂的糯米需求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再考虑到原粮价格,糯米价格大降的可能性不大,但也难以继续上行。
4、粳稻、糯稻价格上涨之时,籼稻仅是窄幅上调跟进,后续这两种稻的价格下行,那籼稻大概率也会跟随降价。
5、进口大米量再创新高。
面价持续高位运行,降价困难
11月,面粉价格随着小麦价格的二次上涨而上涨,当前山东制粉企业的小麦最高报价为1.66元,湖北制粉企业的小麦最高报价为1.665元,一些优质稀缺品种的小麦价格基本已经接近1.7元了,当前批发市场的面粉批发价格再1.6-2.1元/斤之间。
据了解,近日制粉企业已经开始下调小麦价格了,这是一个市场信号。
面对当前较高的小麦价格,终端面粉走货又整体低迷,企业小麦的成本压力过大,不得不下调小麦价格,不过目前市场上小麦价格还有多个利好因素:
1、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支撑麦价维持高位。
2、进入12月份之后,终端面粉需求有望恢复。
3、随着市场余粮的消耗,基层农户手中的余粮已经不多,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卖粮的农户或者留着自己食用,或者打算明年再卖,这会影响12月份小麦的上市量。
在以上几个因素的支撑下,12月份小麦价格有望持续高位运行,那么面粉价格自然也降价困难。
肉价有望进一步回落
11月份至今,市场上的生猪均价已经从13.34元/斤下降到了11.5元/斤,下降了1.84元,降幅达到了13.8%。
但猪肉价格从35.43元/公斤下降到了33.23元/公斤,下降了2.2元/公斤,降幅为6.2%。
毛猪价格的降幅明显大于猪肉价格的降幅,而这也是笔者预计12月份猪肉价格进一步回落的重要原因。
因为猪肉价格的走势是要滞后于猪价走势的,也就是说当前猪价的下跌幅度还没有完全传导至猪肉端,没有传导过来的那一部分大概率延续到12月,也就是说即使猪价不继续下跌,12月的猪肉价格也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更何况,12月猪价恐还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不少人认为,12月不仅有腊肉、腊肠加工利好,还有温度下降后带来的消费利好,此外圣诞、元旦等节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得到消费端的支撑,猪价有回弹的动力。
但请别忘记如下四点:
1、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都在正常保有量之上。
2、市场还有一部分大肥没有被消耗,这对于当前的生猪出栏均重有支撑,也就是猪肉供应量有支撑。
3、消费回暖恐不及预期,有疫情的影响,也有居民收入的影响。
4、虽然近期中央储备肉没有动静了,但地方储备肉还在持续投放。
综合考虑,受以上利空因素的影响,猪价确实有下降的空间,猪价下降猪肉价格也就没有不下降的理由。
鸡蛋价格大概率会下降
最近几天鸡蛋价格整体是比较稳定的,散筐鸡蛋的价格稳定在5.4-5.6元之间,纸箱鸡蛋的价格稳定在5.5-5.6元/斤。
不过这大概率仅是短时稳定,进入12月之后,鸡蛋价格大概率会迎来下跌走势。
预计会回落0.2-0.3元,届时鸡蛋的零售价格有希望从6元水平降至5元水平。
1、受下半年鸡蛋行情好转的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蛋鸡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鸡蛋行情利好,部分蛋鸡场有淘汰鸡继续“服役”的情况。
3、终端餐饮消费低迷,深加工企业也因为产品走货较慢,鸡蛋购量低迷。
4、此前一段时间,贸易商和基层消费者囤积鸡蛋,透支后续需求。
5、冬季是鸡蛋的传统消费淡季。
食用油预期走弱,易跌难涨
此前一段时间,受进口大豆数量下降的影响,豆粕和豆油价格有所提升,进而带动国内花生油和菜籽油的涨价,近期豆粕价格回落,花生油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据统计,上周国内花生油的均价为17844元/吨,环比下滑了0.53%,菜籽油的市场价格同样表现为下降。
对于12月份的食用油行情,预计依然会延续降势。
菜籽油方面,后续进口菜籽到港增多,国内菜籽库存进一步增加,菜籽油供应量增加将会陆续兑现进入市场。
而且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低迷,菜籽油后续消费也预期走弱。
花生油方面,虽然基层因为交通运输的影响上货量维持低位,但多数贸易商有清库意愿,花生供应端并不吃紧。
而花生油的需求端盘面持续低迷,贸易商也普遍处于观望状态,购积极性不高,叠加餐饮行业不景气,花生油的价格易跌难涨。
黑龙江佳木斯大豆价格是多少?春节后还会涨吗?急!
金龙鱼涨价了,鲁花还没涨”,昨天上午,华润万家百货彩田店粮油片区的售货员对顾客说。
据记者在部分超市和农批市场了解,酝酿多时的桶装食用油涨价从昨天起拉开帷幕。昨天上午,记者在罗湖、福田区的多家超市发现,“金龙鱼”和“花旗”等数个品牌食用油已经贴上了与上周不同的价格标签。据记者观察,花生油的价格涨幅最大,在30%左右。调和油次之,涨幅在10%—15%。昨天晚上,深圳最大的菜篮子布吉农批向记者提供了最新的桶装食用油价格表。涨幅最大的是金龙鱼浓香花生油5升装,从91元/桶涨到119.5元/桶,涨幅达31.3%。花旗浓香花生油5升装,从79元/桶涨到99元/桶,涨幅达25.3%。调和油的涨势也十分迅猛。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从55元/桶涨到61.25元/桶,涨幅达11.4%。花旗调和油5升装从50.5元/桶涨到55.5元/桶,涨幅为9.9%。大豆油的涨势稍缓,金龙鱼大豆油5升装从49.5元/桶涨到51.5元/桶,涨幅为4%。
其他品种食用油的涨幅不一。金龙鱼玉米胚芽油5升装,从69元/桶涨到79元/桶,涨幅达14.5%。金龙鱼葵花籽油5升装,从69元/桶涨到75.5元/桶,涨幅为9.4%。金龙鱼菜籽油5升装,从51.5元/桶涨到57元/桶,涨幅为10.7%。至于前段时间涨势迅猛的散装食用油,昨天的价格与上周同期基本持平。
引人注目的是,业界风传的“11月12日桶装食用油集体涨价”,昨天并没有出现。在业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鲁花等部分品牌的缺席,是其中关键。上周,鲁花集团深圳片区负责人沈先生在接受访时表示,不否认有涨价的意向,具体措施近期可能出台。而昨天下午,沈先生在与记者的电话交谈中却说,截至昨天,鲁花集团仍未下达涨价的通知。
相互串通合谋涨价可责令停业
11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郑重告诫食用植物油企业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合谋涨价;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取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的手段搞价格欺诈。如有违反,可由价格主管部门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3万-30万元、2万-20万元不等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大豆到港时间
国家的收储将从11月1日持续至2009年2月,新政策的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收购价格,国储收购完毕后的大豆走势又将如何呢?预计11月份大豆价格将呈稳中渐强的格局。也有相关人士断言在08年12月末之前大豆价格不会低于1.85元/斤的价位。
国家惠农政策有利影响
自发改委公布国家中储粮在东北收购150万吨大豆定价3700元/吨以来,有力地抑制了东北大豆价格的继续下滑,近期黑龙江省的大豆价格了出现了强势上涨的势头,大豆价格也由最初的1.60元/斤上涨至现在的1.70-1.80元/斤之间,精选豆的价格一般可达到1.80元以上,局部地区油厂的收购价格已达到1.88元/斤,但要求较严,蛋白含量要在42%以上。国家的惠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低糜的状态,给市场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不利影响——100万吨的国储收购杯水车薪
今年仅黑龙江地区大豆的产量就高达1300万吨,国储大豆的收购虽然可以短时间内稳定大豆的价格,增加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但有人认为仅100万吨的国储收购对于黑龙江大豆市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只能起到阶段性的支撑作用,使供求双方暂时恢复市场信心,提振市场人气的作用。并不能彻底挽回大豆市场的弱势局面。
国家将提高进口粮食的关税
十七大明确提出,粮食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安全直接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这次会议上国家重点的、高度的提出要全面推进三农产业;全力的把农业经济搞上去,为农民创收、拉近城乡收入距离为首要任务。
据了解,为了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问题,国家将会提高进口粮食的关税等一系列措施稳定粮价、调控国内粮食市场正常秩序,这也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粮食价格的上行走势,表现出国家对粮食价格稳定的立场和态度。
由于国际原油跌破每桶65美元而致使国际海运费下降,目前到中国港口的大豆完税价格在3600元/吨左右。如果国家提高进口大豆关税信息属实,那么进口大豆价格还会高于现在的国内大豆价格。
国际有利因素——中国面对金融危机的强有力的举措
世界各国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来解救这次因美国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全球金融体系正面临一次新的洗牌!金融的稳定,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都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更是作出了强有力的举措来保证粮食安全稳定有序的进行。所以金融风暴对中国近期粮食走势影响不大,这也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我对中国摆脱危机充满信心!
国际不利因素
目前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大豆市场,近期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滑,远期到港的大豆价格优势将越发明显。如果国内大豆价格一直持续走高后,部分贸易商会将目光转向相对便宜的国际大豆。据部分商家反应,自国家出台相关惠家政策后,国内大豆价格与原先相比上涨了近12%,使他们不得不选择价格略低一些的进口大豆,在政策发布后的短短的一周时间内,中国买家就从国外订购了100-150万吨的大豆,这个数量可是平时的近4倍。由此可见大豆上涨之路是如此艰难。
国内有利因素——黑龙江大豆收购价格上行
近日黑龙江部分大豆制油企业已陆续开机生产,大豆收购价格在1.88元/斤左右,要求粗蛋白在42%以上,筛选。个体粮商的收购价格也提高到1.86元/斤。这样的收购价格更有力的支撑了黑龙江大豆的上行走势。
国内不利因素:利润极度缩水市场需求弱
大豆的需求企业主要是油厂及大豆深加工企业,而从目前国内市场状况来看,自今年的5月份以来国内豆油市场就一直在走下波路,致使全国大部分的油厂处于亏损甚至半停产状态,利润极度缩水。而另一面可拉动市场需求的养殖业,今年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猪肉价格也出现今年以来的最低值,活猪的价格也是从7、8月份的7元下降至现在的5元左右,使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受挫,生猪补栏率下滑,因此国储收购结束后油厂及养殖业也很难对大豆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农民惜售心理的有利因素
现在的中国农民经营意识普遍提高,对产品的市场把握程度也在逐渐成熟。由于年初的生产资料费用较高致使种植成本翻了一倍,所以现在惜售心里相当强烈。再加上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以1.85元/斤收购150万吨大豆中储粮;0.92元/斤水稻收购400万吨等惠农措施,使农民更有了主心骨。国家中储粮的收购要维持到09年的1月份,这也更坚定了农民惜售的决心,同时大大的支持了黑龙江大豆坚挺的态势。
综上所述,短期内受政策因素影响,我国的大豆价格将呈稳中趋强的走势,11月份随着国储收购的开始会出现一个价格的小高峰期,后期将回归平稳。
也有人预测在08年12月以前中国国产大豆回落的可能性极小,除非世界各国救世失败。如果国家不出台新的政策的话,在09年2月份以后的大豆价格会按着市场的游戏规则在运行。
虽然国家规定最低收购价格,但它质在稳定大豆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而并非一味的提高大豆收购价格,国家更不可能允许粮食价格出现一味的超常规增长。
农民朋友应随时关注市场行情及国家政策变化,随机应便,把握好机会适时出手十分重要。
3月至4月间,请随时关注市场信息,抓住最佳时机.
豆油期货的现货价格
大豆到港时间是:2022年11月中下旬。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大豆到港量仍然偏低,大豆压榨量难以提升,豆油库存下滑,短期豆油供应仍然偏紧。根据近期美豆装船情况,预计11月中下旬后国内大豆将集中到港,近日豆油现货及基差报价已开始松动,预计短期豆油价格继续跟随外盘震荡调整,基差报价高位逐渐回落。
CBOT与DCE豆油期货合约比较
下图是2008年2月到2013年2月的豆粕、大豆、豆油现货价格图表(单位:元/吨)。可以看到三者价格处于2009年到2013年之间4年的偏低水平。
下图是2012年1月到2013年2月豆粕、大豆、豆油的现货价格图表。三者在11月下旬反弹后,2013年开始略有回落。
下面两个图表是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可替代产品菜籽油的价格图表(单位:元/吨)和2007年12月至2013年2月花生油的价格图表(单位:元/公斤)。可以看到花生油的价格从2012年9月开始不断上升。但菜籽油的价格在2012年9月中旬达到高点后回落,2012年12月企稳反弹,价格在每吨10730元。
棕榈油和原油走势相反
自2003年以来,从单一国家进口而言,我国持续成为世界第一大油脂进口国,而油脂行业也越来越依赖于油料的进口。进口油脂价格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我国油脂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内油脂的销售价格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目前,来自国际市场的价格风险越来越大,世界主要豆油贸易国之间豆油定价权的争夺日益激烈,作为一种高效配置的价格形式,期货价格已经成为有形商品和金融商品定价过程中的权威价格。
目前全球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豆油期货有芝商所旗下的美国芝加哥期货(CBOT)和我国的大连商品(DCE)。CBOT的价格代表着北美和南美大豆生产国的豆油价格,CBOT也已经成为世界豆油主产区的定价中心;DCE豆油期货价格主要代表了我国豆油市场的权威定价。从两者2009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两者相关性最高达到0.98,这说明两者间的相关性很强。所以CBOT豆油期货价格走势对DCE豆油期货价格走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我国油脂投资者在行情判断和交易策略的制定上通常参考CBOT豆油期货价格的走势,并且随着国外期货经纪业务在国内的展开,国内油脂投资者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到CBOT豆油期货市场的交易。
CBOT于1960年推出豆油期货合约,目前CBOT上市的还有豆油期权合约。CBOT豆油期货合约的规模是60000磅,折合为27000千克(1磅约等于0.45千克);合约报价单位是美分/磅;最小变动价位是0.01美分/磅,一美元等于100美分,即最小变动价位是0.0001美元/磅,6美元/手;合约交易月份为1月、3月、5月、7月、8月、9月、10月、12月,最后交易日为合约月份的第15个日历日的前一工作日;交易时间分成电子交易时间和公开竞价时间。电子交易时间为芝加哥时间周日到周五的晚上7点到次日7点45分及周一到周五的上午8点30分到下午1点15分;公开竞价时间是芝加哥时间周一到周五的上午8点30分至下午1点15分,其中到期合约在最后交易日的中午收盘。豆油合约实行的交易保证金制度比较灵活,由计算模型根据会员持仓自动生成提醒保证金额度。
DCE于2006年推出豆油期货合约。DCE豆油期货合约的规模为10吨;合约报价单位是元/吨,最小变动价位是2元/吨;合约交易月份为1月、3月、5月、8月、9月、11月、12月,最后交易日为合约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交易时间分为上午和下午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点到11点30分,上午盘中10点15分到10点30分小节休息15分钟;下午1点30分到3点结束,中间没有小节休息时间。DCE豆油期货实行最低交易保证金制度,豆油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不低于合约价值的5%。
通过对CBOT和DCE豆油期货合约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由于CBOT实行24小时交易,加上区域时差因素的影响,因此,CBOT豆油期货交易时间领先于DCE豆油期货,其豆油期价的走势对DCE豆油期价具有指导意义。
另外,两者之间有保证金制度的差别。CBOT以价格波动量分析为主导方法来计算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的收取标准。初始保证金是客户开新仓所需要的保证金,如果客户可用资金达不到需要下单产品的初始保证金,则不能开仓。维持保证金是客户保留持仓的最低标准,如果客户的持仓保证金达不到维持保证金标准,则交易员有权视风险情况对头寸进行强行平仓。CBOT的保证金委员会根据SPAN系统分析报告对客户的保证金做不定时的调整。DCE豆油期货保证金按比例收取合约价值的5%—10%,临近交割月保证金比例会有所提高。
经历了深跌后,周二日盘,国内三大油脂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其中,受周一夜间国际原油价格V形反转影响,能源属性相对较强的棕榈油和豆油止跌反弹,但两者反弹强弱程度有别,菜油则继续领跌油脂板块。截至11月22日下午收盘,棕榈油主力合约上涨1.35%至7946元/吨,豆油主力合约微跌0.53%至9032元/吨,菜油下跌2.00%至11142元/吨。
能源属性强,棕榈油维持偏强格局?
总的来看,国联期货农产品事业部姜颖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访时表示,棕榈油产地12月份或有减产故事,且棕榈油作为三大油脂中价格最低的品种,价格优势也是其反弹动能之一;而豆油则正在经历供应由紧到松的转向;菜油方面,此前影响盘面的中加关系及到港进度偏慢问题基本解除,收储预期亦被市场充分计价,因此其价格缺乏继续上涨的动力,盘面价格近期也自高位接连回落。
“棕榈油方面,从原油走势影响来看,近日国际能源价格短期回调结束,棕榈油跟随下跌的情况也随之终止。而在本周一晚间,受产油国增产传言影响,能源价格出现明显回落,进而带动植物油下跌,但随后又传出沙特否认增产,原油完全收复跌幅,使得棕榈油再次跟随反弹。”南华研究院农产品分析师边舒扬说。
从基本面来看,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农产品分析师聂波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根据船运商检数据,11月份前20天,欧盟和印度进口马来西亚棕榈油多于10月同期,国际豆棕价差处于高位促进了需求;同时,9月印尼棕榈油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虽然较8月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最终9月延续去库存。现阶段马来西亚和印尼均进入减产周期,11月底两国总库存有望见顶。
“国内棕榈油库存则持续攀升,上周增加11万吨至88万吨,处于近年同期最高水平,但10月国内24度棕榈油月度表需仅为31万吨。从到港量来看,预估11月到港在30万—40万吨,12月因船期倒挂较多,预估到港在10万吨左右。总的来看,11月底左右国内棕榈油库存或将迎来转折点。”聂波说。
展望后市,聂波认为,在豆棕高价差下,产地出口需求将继续支撑棕榈油盘面,价格或相对偏强,但盘面的上行高度取决于棕榈油减产周期兑现程度和生物柴油需求落地情况。
在姜颖看来,前期棕榈油的一系列利空因素盘面基本消化,12月份可能仍处于长期下行趋势中的反弹阶段。一是产地后期供应紧平衡概率较大,传统季节性减产周期背景下,三峰拉尼娜仍将在12月份给马来西亚和印尼带来过量降水;二是印尼Levy征收后,出口税费增加100美元/吨,成本端支撑盘面价格;三是印尼B40路测已经结束,印尼有较大信心实施B40,生物柴油需求有望增加;四是国内12月份预计到港大幅减少,库存增长速度可能趋缓。
边舒扬则认为,从能源价格角度来看,由于国际柴油的裂解利润存在预期转弱的趋势,当前全球缺柴油的状况开始边际好转,能源方面对未来棕榈油价格的支撑可能开始减弱。
增产预期下豆油弱势下行?
豆油方面,姜颖告诉记者,受疫情扰动,短期餐饮消费仍然受到抑制,对豆油需求形成拖累。同时,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量增加,但油厂压榨量低于市场预期,油厂豆油库存持续下降,豆油基差暂时止跌。多空因素交织下,豆油维持偏弱振荡。
“具体来看,上周国内周度大豆压榨量152.86万吨,低于预期;周度豆油表需维持在31万吨,处于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明显不及2021年同期的35万吨和2020年同期的36万吨。”聂波说。
而从本周来看,聂波进一步表示,国内大豆压榨量预计回升至206万吨,周度豆油供应将明显增加,库存也有望迎来拐点。
展望今年最后一个月,姜颖认为,12月预计大豆到港量超过1000万吨,供应压力较大,同时随着油厂开机率提升,豆油库存预计增长。长期来看,在南美大豆增产预期下,豆油价格将呈现逐渐下行趋势。
原料供应增加确定性强,菜油将是最弱的油脂品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