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分馏、催化裂化和裂解的产物是什么?

2.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生产的汽油在组成和使用性能有什么差别?从工艺特点如何分析?

3.裂化与裂解有什么区别

4.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什么

5.催化裂化(FCC)轻汽油醚化工艺的大致流程是什么?

6.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7.汽油中的各种成分是什么?

催化裂解汽油_催化裂化汽油的主要成分

汽油,主要成分是C4~C12烃类,为混合烃类物品之一。是一种无色或淡**、易挥发和易燃液体,具有特殊臭味。汽油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和醇,极易溶于脂肪。工业上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也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油漆、洗染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清洗剂。

柴油的主要成分为C15~C18的烷烃,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

汽油物化性质:

汽油在常温下为无色至淡**的易流动液体,很难溶解于水,易燃,馏程为30℃至220℃,空气中含量为74~123克/立方米时遇火爆炸。汽油的热值约为44000kJ/kg(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物化性质具体如下:

化学式五碳至十二碳烃类(碳氢化合物)混合物

水溶性不溶于水

密度0.70-0.78g/cm^3

外观透明

气味芳香味

安全性描述易燃

热值44000kJ/kg

柴油用途:

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

柴油机较汽油机热效率高,功率大,燃料单耗低,比较经济,故应用日趋广泛。

由于高速柴油机燃料耗量(50~75g/MJ)低于汽油机(75~100g/MJ),使用柴油机的大型运载工具日益增多。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主要用作柴油机的液体燃料,柴油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特性,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

它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柴油发电机组和农用机械的动力,是柴油汽车、拖拉机等柴油发动机燃料。

石油分馏、催化裂化和裂解的产物是什么?

一般催化裂化装置的加工过程分为反再部分、分馏部分、吸收稳定部分,下面分别介绍

.1反应-再生系统

原料油经过加热汽化后进入提升管反应器进行裂化。提升管中催化剂处于稀相流化输送状态,反应产物和催化剂进入沉降器,并经汽提段用过热水蒸气汽提,再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反应产物从反应系统进入分馏系统,催化剂沉降到再生器。在再生器中用空气使催化剂流化,并且烧去催化剂表面的焦炭。烟气经旋风分离器和催化剂分离后离开装置,使催化剂在装置中循环使用。

反应系统主要由反应器和再生器组成。原料油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裂化,催化剂表面有焦炭沉积。沉积的焦炭的催化剂在再生器中烧焦进行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返回反应器重新使用。反应器主要为提升管,再生器为流化床。

再生器的主要作用是:烧去催化剂上因反应而生成的积炭,使催化剂的活性得以恢复。再生用空气由主风机供给,空气通过再生器下面的燃烧室及分布管进入。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水蒸汽其作用为:

(1)雾化——从提升管底部进入使油气雾化,分散,与催化剂充分接触;

(2)预提升——在提升管中输送油气;

(3)汽提——从沉降器底部汽提段进入,使催化剂颗粒间和颗粒内的油气汽提,减少油气损失和焦炭生成量,从而减少再生器负荷。汽提水蒸气占总水蒸气量的大部分。

(4)吹扫、松动——反应器、再生器某些部位加入少量水蒸气防止催化剂堆积、堵塞。

2分馏系统

由反应器来的反应产物油气从底部进入分馏塔,经塔底部的脱过热段后在分馏段分割成几个中间产品:塔顶为富气,汽油,侧线有轻柴油,重柴油和回炼油,塔底产品为油浆。轻、重柴油分别经汽提后,再经换热,冷却后出装置。

分馏系统主要设备是分馏塔,裂化产物在分馏塔中分馏成各种馏分的油品。塔顶汽在粗汽油分离罐中分成粗汽油和富气。

3吸收—稳定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吸收塔,再吸收塔,解吸塔及稳定塔组成。从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出来的富气中带有汽油部分,而粗汽油中则溶解有C3,C4 组分。

吸收—稳定系统的作用就是利用吸收和精馏方法,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C2),液化气(C3 、C4)和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生产的汽油在组成和使用性能有什么差别?从工艺特点如何分析?

1、石油分馏产物多属脂肪烃,有天然气、石油醚、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主要用在燃料和有机溶剂方面,C24以上的馏分还可用于机械润滑。

2、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

3、原料用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炼制过程)所得的重质馏分油;或重质馏分油中混入少量渣油,经溶剂脱沥青后的脱沥青渣油;或全部用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

4、在反应过程中由于不挥发的类碳物质沉积在催化剂上,缩合为焦炭,使催化剂活性下降,需要用空气烧去,以恢复催化活性,并提供裂化反应所需热量。

5、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厂从重质油生产汽油的主要过程之一。所产汽油辛烷值高,安定性好,裂化气含丙烯、丁烯、异构烃多。

6、石油的裂解是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主要含有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还含有甲烷、乙烷、氢气、硫化氢等。裂解气里烯烃含量比较高。

扩展资料:

1、石油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单靠热的作用发生的裂化反应称为热裂化,在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裂化,叫做催化裂化。

2、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3、裂解是一种更深度的裂化。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比较复杂,生成的裂解气是成分复杂的混合气体,除主要产品乙烯外,还有丙烯、异丁烯及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 裂解气经净化和分离,就可以得到所需纯度的乙烯、丙烯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4、石油分馏是将石油中几种不同沸点的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石油是由超过8000种不同分子大小的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

5、石油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制成适合各种用途的石油产品。常见的处理方法为分馏法,利用分子大小不同,沸点不同的原理,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予以分离,再以化学处理方法提高产品的价值。

6、催化剂工业中的一类重要产品,用于石油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化学加工过程。

7、这类催化剂的品种繁多,按催化作用功能分, 主要有氧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脱氢催化剂、氢甲酰化催化剂、聚合催化剂、水合催化剂、脱水催化剂、烷基化催化剂、异构化催化剂、歧化催化剂等,前五种用量较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石油裂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石油分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石油催化

裂化与裂解有什么区别

1,常减压得到的直馏汽油的辛烷值只有40(马达法)左右,常减压的直馏汽油面临着辛烷值很,馏出温度偏高,酸度较高等诸多问题,不符合石油产品标准的要求。所以常减压的直馏汽油通常作为重整,乙烯裂解的原料。

2,既然上面提到重整,那咱就先说说催化重整。催化重整的定义是以石脑油(直馏汽油)为原料,有氢气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是烃类分子重新排列,将石脑油转化为富含芳烃的重整生成油的过程。半再生重整汽油辛烷值可达90以上(研究法),连续重整研究法辛烷值可达100。另外重整汽油中烯烃及硫含量低,而且这两条是我国炼油厂生产清洁汽油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个矛盾中重整发挥着重要作用。注:催化重整既可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也可生产芳烃。全球70%的重整生产高辛烷值汽油,30%生产芳烃。

3,催化裂化原料较广,除直馏汽油外常压渣油及减压渣油,还有二次加工的焦化蜡油,等等。催化裂化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不同时得到的产品也不同,催化裂化产品的气体收率占10%到20%,柴油收率占20%到40%,汽油收率占40%到60%,催化裂化得到的汽油辛烷值在80左右,安定性较好,使用性能也很好。

4,加氢裂化有两个目的,1是对油品进行精制,改善其使用性能和环保性能。2是对下游原料进行处理,改善下游装置的操作性能。按原料不同可分为馏分油加氢裂化和渣油加氢裂化。加氢裂化可以加工各种重质及劣质油,生产各种优质燃料油几化工原料。

注:在汽油调和组分构成表中,直馏汽油占9%,催化裂化汽油占34%,催化重整汽油占33%,加氢裂化汽油占2%,烷基化汽油占8%,异构化汽油占6%,其他的百分比就是调和剂MTBE,ETBE,甲醇等。

不知以上回答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什么

裂化(cracking)是指一种使烃类分子分裂为几个较小分子的反应过程;而裂解(pyrolysis)是指通过热能将一种样品(主要只高分子化合物)转变成另外几种物质(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① 目的不同。催化裂化以生产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品为目的,而催化裂解旨在生产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基本化工原料。

② 原料不同。催化裂化的原料一般是减压馏分油、焦化蜡油、常压渣油、以及减压馏分油掺减压渣油;而催化裂解的原料范围比较宽,可以是催化裂化的原料,还可以是石脑油、柴油以及C4、C5轻烃等。

③ 催化剂不同。催化裂化的催化剂一般是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和硅酸铝催化剂,而催化裂解的催化剂一般是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④ 操作条件不同。与催化裂化相比,催化裂解的反应温度较高、剂油比较大、蒸汽用量较多、油气停留时间较短、二次反应较为严重。

⑤ 反应机理不同。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一般认为是碳正离子机理,而催化裂解的反应机理即包括碳正离子机理,又涉及自由基机理。

裂化反应可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前者在高温而又无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发生,后者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单纯的裂化反应是吸热反应,如果在裂化反应同时又发生大量的催化加氢反应(如加氢裂化),则为放热反应。单纯的裂化是不可逆反应。裂化反应的初次产品还会发生二次裂化反应,另外少量原料也会在裂化的同时发生缩合反应。因此,裂化反应属于平行顺序反应类型。

裂解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无水裂解:在古代时无水裂解用于将木材转化为木炭,现在可用该法从生物质能或塑料制取液体燃料。

含水热解:如油的蒸汽裂化及由有机废料的热解聚制取轻质原油。

真空裂解

此外,由于着火时氧气供应通常较少,因而火灾时发生的反应与裂解反应类似。这也是目前研究裂解反应机理和性质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 裂解

催化裂化(FCC)轻汽油醚化工艺的大致流程是什么?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石油中很多重组分直接用很有难度,通过裂化,加氢可以获得轻质油,如汽油煤油柴油。还有更重的渣油还要裂解。石油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

石油催化裂化主要包括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产物分离三个过程。目的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也是石油炼制的重要工艺之一。

石油裂解的目的:

1、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碳原子数更少的烯烃,主要为了生产乙烯。石油的裂解和裂化的形式很像,都是1个烃分解成2个较小的烃分子,裂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10个碳原子左右的汽油。可见裂解的程度比裂化更大,也成为裂解是深度裂化。由于都分解生成了新物质,所以都是化学变化。

2、石油的裂解在高温下,将石油产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液态烃。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作原料,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到800摄氏度,有时甚至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所以说裂解就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是化学变化。

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FCC轻汽油醚化工艺一般包括轻汽油水洗、轻汽油醚化及甲醇回收等部分。FCC轻汽油经水洗塔除去轻汽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和金属离子等醚化催化剂的中毒物;水洗后的FCC轻汽油与甲醇(新鲜甲醇+循环甲醇)混合,并行进入预反应器A、预反应器B,发生醚化反应生成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未醚化的异戊烯进入醚化分馏塔、后反应器,进一步醚化;未反应的C5组分与甲醇依次进入甲醇萃取塔、甲醇回收塔,分离后的C5抽余油与醚化汽油混合后出装置,回收后的甲醇循环使用。

汽油中的各种成分是什么?

催化裂化生产过程的主要产品是气体、汽油和柴油,其中气体产品包括干气和液化石油气,干气作为本装置燃料气烧掉,液化石油气是宝贵的石油化工原料和民用燃料。

所谓吸收稳定,目的在于将来自分馏部分的催化富气中C2以下组分与C3以上组分分离以便分别利用,同时将混入汽油中的少量气体烃分出,以降低汽油的蒸气压,保证符合商品规格。

吸收-稳定系统包括吸收塔、解吸塔、再吸收塔、稳定塔以及相应的冷换设备。

由分馏系统油气分离器出来的富气经气体压缩机升压后,冷却并分出凝缩油,压缩富气进入吸收塔底部,粗汽油和稳定汽油作为吸收剂由塔顶进入,吸收了C3、C4(及部分C2)的富吸收油由塔底抽出送至解吸塔顶部。

吸收塔设有一个中段回流以维持塔内较低的温度,吸收塔顶出来的贫气中尚夹带少量汽油,经再吸收塔用轻柴油回收其中的汽油组分后成为干气送燃料气管网。吸收了汽油的轻柴油由再吸收塔底抽出返回分馏塔。

解吸塔的作用是通过加热将富吸收油中C2组分解吸出来,由塔顶引出进入中间平衡罐,塔底为脱乙烷汽油被送至稳定塔。稳定塔的目的是将汽油中C4以下的轻烃脱除,在塔顶得到液化石油气〈简称液化气〉,塔底得到合格的汽油——稳定汽油。

吸收解吸系统有两种流程,上面介绍的是吸收塔和解吸塔分开的所谓双塔流程;还有一种单塔流程,即一个塔同时完成吸收和解吸的任务。双塔流程优于单塔流程,它能同时满足高吸收率和高解吸率的要求。

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反应一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对处理量较大、反应压力较高(例如>0.2MPa)的装置,常常还有再生烟气的能量回收系统。

工艺过程

图1是一个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流程。下面将其三个组成部分: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及吸收—稳定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再生系统:

新鲜原料油经换热后与回炼油浆混合,经加热炉加热至180-320℃后至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下部的喷嘴,原料油由蒸气雾化并喷入提升管内,在其中与来自再生器的高温催化剂(600-750℃)接触,随即汽化并进行反应。油气在提升管内的停留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秒钟。反应产物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夹带的催化剂后离开沉降器去分馏塔。

积有焦炭的催化剂(称待生催化剂)由沉降器落入下面的汽提段。汽提段内装有多层人字形挡板并在底部通入过热水蒸气,待生催化剂上吸附的油气和颗粒之间的空间内的油气被水蒸气置换出而返回上部。经汽提后的待生催化剂通过待生斜管进人再生器。

再生器的主要作用是烧去催化剂上因反应而生成的积炭,使催化剂的活性得以恢复。再生用空气由主风机供给,空气通过再生器下面的燃烧室及分布管进人流化床层。对于热平衡式装置,燃烧室只是在开工升温时才使用,正常运转时并不烧燃料油。再生后的催化剂(称再生催化剂)落人淹流管,经再生斜管送回反应器循环使用。再生烟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夹带的催化剂后,经双动滑阀排人大气。

在加工生焦率高的原料时,例如加工含渣油的原料时,因焦炭产率高,再生器的热量过剩,必须在再生器中设取热设施以取走过剩的热量。

再生烟气的温度很高,不少催化裂化装置设有烟气能量回收系统,利用烟气的热能和压力能(当设能量回收系统时,再生器的操作压力应较高些)做功,驱动主风机以节约电能,甚至可对外输出剩余电力。对一些不完全再生的装置,再生烟气中含有5%-10%(体积分数)的CO,可以设CO锅炉使CO完全燃烧以回收能量。

在生产过程中,催化剂会有损失及失活,为了维持系统内的催化剂的藏量和活性,需要定期地或经常地向系统补充或置换新鲜催化剂。为此,装置内至少应设两个催化剂储罐。装卸催化剂时用稀相输送的方法,输送介质为压缩空气。

在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中,除了有与其他炼油装置相类似的温度、压力、流量等自动控制系统外,还有一整套维持催化剂正常循环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当发生流化失常时的自动保护系统。

此系统一般包括多个自保系统,例如反应器进料低流量自保系统、主风机出口低流量自保系统、两器差压自保系统,等等。以反应器进料低流量自保系统为例,当进料量低于某个下限值时,在提升管内就不能形成足够低的密度,正常的两器压力平衡被破坏,催化剂不能按规定的路线进行循环,而且还会发生催化剂倒流并使油气大量带人再生器而引起事故。此时,进料低流量自保系统就自动进行以下动作:切断反应器进料并使进料返回原料油罐(或中间罐),向提升管通入事故蒸气以维持催化剂的流化和循环。

分馏系统

典型的催化裂化分馏系统见图1。由反应器来的反应产物(油气)从底部进入分馏塔,经底部的脱过热段后在分馏段分割成几个中间产品:塔顶为富气及汽油,侧线有轻柴油、重柴油和回炼油。塔底产品是油浆。轻柴油和重柴油分别经汽提后,再经换热、冷却后出装置。

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塔有几个特点:

①进料是带有催化剂粉尘的过热油气,因此,分馏塔底部设有脱过热段,用经过冷却的油浆把油气冷却到饱和状态并洗下夹带的粉尘以便进行分馏和避免堵塞塔盘。

②全塔的剩余热量大而且产品的分离精确度要求比较容易满足。因此一般设有多个循环回流:塔顶循环回流、1-2个中段循环回流和油浆循环。

③塔顶同流用循环回流而不用冷回流,其主要原因是进入分馏塔的油气含有相当大数量的惰性气体和不凝气,它们会影响塔顶冷凝冷却器的效果;用循环回流代替冷回流可以降低从分馏塔顶至气压机入口的压降,从而提高气压机的入口压力、降低气压机的功率消耗。

稳定系统

吸收—稳定系统主要由吸收塔、再吸收塔、解吸塔及稳定塔组成。从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出来的富气中带有汽油组分,而粗汽油中则溶解有C3、C4组分。吸收稳定系统的作用就是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C2)液化气(C3、C4)和蒸气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其中的液化气再利用精馏的方法通过气体分馏装置将其中的丙烯、丁烯分离出来,进行化工利用。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系统及吸收—定系统在各催化裂化装界中一般并无很大差别。

汽油由石油炼制得到的直馏汽油组分、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催化重整汽油组分等不同汽油组分经精制后与高辛烷值组分经调和制得,主要用作汽车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汽油的英文名为Gasoline(美)/Petrol(英),外观为透明液体,可燃,馏程为30℃至220℃,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类,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烧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为90号、93号、95号、号等牌号。

扩展资料

汽油在常温下为无色至淡**的易流动液体,很难溶解于水,易燃,馏程为30℃至220℃,空气中含量为74~123克/立方米时遇火爆炸。汽油的热值约为44000kJ/kg(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 物化性质具体如下:

化学式五碳至十二碳烃类(碳氢化合物)混合物

水溶性不溶于水

密度0.70-0.78 g/cm^3

外观透明

气味芳香味

安全性描述易燃

热值44000 kJ/kg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