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动机拆装实习心得

2.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巧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图书1

4.汽油发动机冷车启动有哐哐声,约一分钟多点消失,是否是敲缸,需要维修或者换发动机吗?

汽油发动机装配步骤_汽油发动机维修组装自学教程

1、初次装配或者是不熟练,化油器上有一根拉杆链接到油箱下面的一个弯弯的调速臂上,机器启动后你用手去推动他,看看转速有没有变化。

2、在感觉下他给你的反作用力,是不是一开始推就像在给你较劲,或者是推的时候有一个柔和的力量,推的越多力量就越大。

3、检查70发动机的油门和汽化器的运行状况,看是否出现了故障,出现了需要及时维修。

发动机拆装实习心得

现在汽车上基本上已经没有化油气了,早就淘汰了,个人有需要的话看一下这个, 希望被纳。

化油器是汽油发动机中的一个装置,化油器的构造简单、耐用、成本低廉,过去在机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其供油精准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今严苛的环保要求,所以在发达国家上市的新车上很少应用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一些廉价的新车上,以及中小型农机具上应用还是很多的。

化油器的作用是按发动机各种工况要求配制出不同浓度、不同数量被充分雾化的可燃混合气。化油器技术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尾气的排放指标,而且对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都有影响。

化油器的孔系特别多,尺寸既小又精密,所有的量孔都有公差要求,而且大多要进行流量测定。除空气流动或燃料流动所造成的孔径的正常磨损外,使用者应该注意,各量孔因为是铜质和锌铝合金质的,拧紧力矩不能过大,以免量孔扭曲变形,也不允许用金属丝捅通量孔,以免刮伤或扩大量孔尺寸。为此,工厂规定化油器不要求特殊的拆装维护,如感觉明显的供油不足、供油不畅,只需将怠速调整螺钉拧下,用压缩空气从螺孔处向里吹,可以清洁到所有的空气量孔和油量孔。绝不能沿平衡管向浮子室里吹压缩空气,因为压缩空气可能将浮子吹变形。只要工作正常,化油器不宜经常拆卸。若感觉化油器工作状态不佳,要到专业维修部门进行维护调整。化油器的维护调整包括以下几方面:

1.浮子室油平面高度

在使用中,若发现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混合气过浓或过稀,都要检查、调整化油器浮子室的油面高度。检查化油器浮子室平面的高度时,应使汽车停驶在平坦的地方,发动机处于怠速运转状态,油平面的高度应符合规定的标准。如231 A系列化油器,拆下油面检视孔螺塞,汽油不流出并与检视孔下缘平齐时为合适,否则为过高或过低。调整时,通过增减化油器上体进油三角针阀与座之间的垫片来实现。垫片增加,使油平面下降,反之亦反。H101型和H201型化油器在中体部位有透明检视窗,油平面与检视窗中心小凸点平齐为合适。调整时,可通过化油器上体的油面高度调整螺钉,顺时针拧动调整螺钉,可使浮子室油面降低;逆时针拧动调整螺钉,浮子室油面升高。调整后应将锁紧螺母拧紧,以免工作时造成调整螺钉松动。调整完毕,待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复查油面调整是否准确。如果拧动油面调整螺钉后,发现油面位置没有变化,则可能是浮子轴或浮子被卡住,应拆开化油器上体进行检查。

2.加浓供油装置的调整

使用时,由于各连接部件之间的磨损、节气门开度调整不当或推杆与拉杆螺纹连接调整不当,都造成加浓装置工作不良。加浓过早,发动机混合气过浓,排气冒黑烟,严重时有放炮现象,油耗增加,污染恶化严重;加浓过晚,发动机工作无力,进入大负荷以后,发动机有过热现象,同时克服阻力做功能力不足,动力性不好。所以在检查加浓装置工作时,必须确保当节气门开度达到80%~86%时加浓装置起作用,也就是说加浓推杆与加浓阀在发动机怠速时的间隙为0.2~0. 25 mm,否则应重新调整或更换部件,以确保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最佳经济油耗。

3.主供油装置的调整

主供油装置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化油器上主量孔孔径的大小,来改变主供油装置的供油量。注意有些汽车的化油器的主量孔可调,有些汽车的化油器的主量孔不能调整。

4.怠速油装置的调整

怠速调整应在发动机水温、油温正常后进行。旋动节气门调节螺钉,使发动机转速调至标准怠速转速:800±50 r/min(顺时针方向则发动机转速升高,逆时针则降低),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动怠速调节螺钉,使发动机转速尽可能提高,顺时针则稀,逆时针则浓,但油过浓和过稀,发动机都会出现工作不稳定(转速下降、排放恶化);再旋出节气门调节螺钉,使发动机转速重新回到标准怠转速;然后再调整怠速调节螺钉,使发动机转速上升。如此反复,直至节气门调节螺钉旋出最多为止(此节气门为发动机最佳怠速位置)。但此时排放不能满足国家汽车怠速排放法规要求,故要继续调整怠速调节螺钉(旋出则CO升高,旋入则CO降低,而CO过高和过低都会使HC升高)。转速通过调整节气门的调节螺钉来控制,直至转速、排放(M HCHC)都满足要求即可。

为了提高暖机转速,缩短暖机时间,有些化油器设置了快怠速装置,出厂前已经调整好。若在使用中发现拉阻风门后发动机转速过高或无快怠速,可调整快怠速开度,即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拉动阻风门拉钮到最大行程位置,松开快怠速螺钉,调整快怠速摇臂和快怠速拉杆的相对位置,使发动机转速为1800~2000 r/min 、再将快怠速螺钉拧紧即可。

化油器重新装到发动机上后,要检查一下阻风门是否活动灵活,推回阻风门拉钮后,阻风门应全开(与水平面成垂直位置)。还应检查浮子室油平面高度,否则将影响汽车的经济性。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巧

实习的过程中是很辛苦的,也表示富有乐趣的。当自己把一个发动机拆成零件再完整地组装起来的时候,流下再多的汗水也是值得的了。

学习收获

本次实习在学习上我有三大收获:1. 本次实习我结合了《内燃机构造》和《内燃机设计》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了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2. 对附件的拆装我明确了分电器,机油滤清器,汽油泵的工作原理及其内部构造。3. 通过分解和装配,了解润滑系,冷却系及燃油润滑系,充分理解了各系的工作原理和供给的特点。

安全生产

本次实习我有六点感想:1.感想最深的就是安全生产!不论到什么地方,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本次实习的发动机较重,在拆装过程中,难免有同学刮伤和擦伤,万幸的是都是皮肉伤,没有太大的伤害。所以,在工作中,要切记安全第一!

设计人性化问题

感想之二就是设计的人性化问题,这涉及到很多。比如,螺钉的位置的设计是否便于拆卸?本次实习的发动机固定发电机和进排气管总成的螺钉就非常难装卸。需要改进,还有零件的互换性问题,要是大多数的螺钉都可互换,那就不用劳神记哪个件的螺母是多大号了,也不用频繁地换扳手了。

工艺技术差距

工艺技术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图书1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巧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

—、保养三滤:

三滤指的是:汽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及机油滤清器。三滤在汽车发动机上起着对机油、汽油和空气的过滤作用,从而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也起到了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的作用。发动机保养中三滤的保养,至关重要。二、定期清洗汽车曲轴箱:

当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高压未燃烧气体、硫、水分、氢和酸的氧化物经过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曲轴箱中,与零件长期磨损,产生金属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因此,定期清洗曲轴箱、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是很有必要的。

三、定期更换机油:

不管是质量等级高或低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油质都会发生变化的,因此为了避免故障的发生,应根据使用条件定期换油和使油量适中。所以,保养发动机,一定要用好机油。

四、定期清洗汽车燃油系统:

保养发动机,一定要给燃油系统做好保养。定期给汽车燃油系统做清理,可以控制积炭的生成,从而使发动机保持在最佳状态。

五、定期清洗汽车水箱:

汽车发动机水箱生锈、结垢是很常见的问题。水垢和锈迹会阻碍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的流动,降低散热作用,从而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造成发动机损坏。因此定期清洗水箱是很重要的。

汽油发动机冷车启动有哐哐声,约一分钟多点消失,是否是敲缸,需要维修或者换发动机吗?

图书信息

书 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作 者:郑劲,张子成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ISBN: 87122073013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本教材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编写内容,简化繁琐的理论分析,突出结构、维修、检测以及故障诊断等内容的讲述,力求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

全书对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五大系统进行了全面描述,共分为10章,内容包括总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电控汽油喷射式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构造与维修、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的装配与调试。

本书适合于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作教材使用,也可供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还可以作为各类汽车维修培训班的培训教材。 总论

一、汽车发动机发展概况

二、现代汽车类型

三、汽车的总体构造

四、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五、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六、车辆识别代号编码

七、汽车维修流程及维修工作原则

复习题

第一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 发动机的分类与总体构造

一、汽车发动机的分类

二、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第二节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术语

第三节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三、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优缺点

第四节 内燃机的名称及型号编制规则

复习题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机体组

一、汽缸体

二、汽缸盖

三、汽缸垫

四、油底壳

五、机体组的检修

第二节 活塞连杆组

一、活塞

二、活塞环

三、活塞销

四、连杆

五、活塞连杆组的检修

第三节 曲轴飞轮组

一、曲轴

二、飞轮

三、曲轴扭转减振器

四、曲轴飞轮组的检修

第四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汽缸压缩压力检查

二、汽缸垫密封是否良好的诊断

三、拉缸故障的原因和预防

四、曲柄连杆机构异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复习题

第三章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概述

一、配气机构的组成

二、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

三、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四、气门间隙

第二节 配气定时

一、配气定时

二、气门叠开

第三节 气门组

一、气门

二、气门座与座圈

三、气门导管

四、气门弹簧

五、气门组的检修

第四节 气门传动组

一、凸轮轴

二、挺柱

三、推杆

四、摇臂与摇臂轴

五、气门传动组的检修

第五节 配气机构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配气机构的调整

二、配气机构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六节 可变进气系统

一、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二、多气门分段工作进气系统

三、双进气管分段工作进气系统

四、进气管长度及面积可变进气系统

复习题

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概述

一、分类

二、汽油

三、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

四、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五、发动机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第二节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机件

一、组成

二、简单化油器及其工作过程

三、化油器的工作系统

四、汽油箱

五、汽油滤清器

六、汽油泵

七、空气供给装置

八、汽油供给装置的检修

第三节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统检测、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化油器的解体、清洗与调整

二、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复习题

第五章 电控汽油喷射式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一、概述

二、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与功用

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第二节 主要传感器及其检测

一、空气流量计(AFS)

二、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MAP)

三、节 气门位置传感器(TPS)

四、曲轴位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五、氧传感器

六、温度传感器

七、爆震传感器

第三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一、空气供给系统

二、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

三、怠速控制系统

第四节 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专用检测设备及功能

一、汽车专用万用表

二、电脑解码器

三、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

四、汽车专用示波器

五、燃油压力检测设备

第五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检测、故障诊断与维修

一、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流程

二、怠速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

三、燃油系统的检测

四、燃油系统的清洗维护

第六节 汽油机涡轮增压系统

一、概述

二、排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排气旁通阀及增压压力的调节

四、中冷器

五、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及冷却

六、排气涡轮增压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复习题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概述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

三、柴油机主要特点

四、柴油的主要指标

五、燃烧室

第二节 喷油器

一、孔式喷油器

二、轴针式喷油器

第三节 喷油泵

一、柱塞泵

二、分配泵

第四节 调速器

一、调速器的功用与分类

二、机械离心式调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RAD型两速调速器

第五节 燃料供给系装置

一、输油泵

二、喷油提前调节装置

第六节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检测、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维护与调试

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第七节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一、控制原理与分类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三、电控分配式喷油泵

四、电控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

复习题

第七章 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

一、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来源

二、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危害

三、发动机排放控制的种类

第二节 三元催化转化器

一、作用与结构类型

二、工作条件和故障诊断

第三节 废气再循环装置

一、废气再循环装置

二、废气再循环(EGR)装置故障与检测

第四节 汽油蒸发控制装置

一、汽油蒸发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二、汽油蒸发控制装置的故障诊断

第五节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

一、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的作用

二、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的工作过程

三、PCV阀的故障及检测

复习题

第八章 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概述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

二、润滑方式

三、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

四、润滑剂

第二节 润滑系统主要机件

一、机油泵

二、限压阀

三、机油滤清器

四、集滤器

五、机油冷却器

六、油底壳

第三节 润滑系统检测、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润滑油与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二、发动机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及诊断方法

三、发动机机油压力过高的主要原因

四、润滑系统的报警装置

五、烧机油故障的诊断

六、机油泵的检修

复习题

第九章 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冷却系统的组成与水路

一、功用与分类

二、冷却系统的组成与水路

三、冷却液

第二节 水冷系统的主要部件

一、散热器

二、散热器盖

三、膨胀水箱

四、水泵

五、冷却风扇

六、节 温器

七、硅油风扇离合器

八、百叶窗

九、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与冷却液温度显示系统

十、风冷系统

第三节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一、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检修

二、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复习题

第十章 发动机的装配与调试

第一节 发动机的装配

一、发动机的装配要求

二、发动机装配的一般工艺和技术要求

三、发动机的装配与调试实例

第二节 发动机大修后的磨合试验与竣工验收

一、发动机的磨合

二、发动机的竣工验收

复习题

附录

参考文献

汽车发动机冷车出现异响,如果本随着发动机抖动,就是敲缸,也就是所说的爆震,这就是车辆的燃油质量不好,加入高标号燃油就会改观,如果发动机没有抖动,就是车辆的润滑油过稀,润滑油粘度不够,车辆的液压顶柱保持不了油压,就会发出异响,更换发动机机油就可以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拆下油底壳放油螺丝。

2、放出发动机机油。

3、拧紧放油螺丝后更换机油滤芯。

4、打开发动机加油口。

5、倒入粘度更好的机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