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开车到上海要多少公里,时间,过路费,油钱

2.2008年8月以后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加200分

3.油价倒挂指的是什么?

南京今日油价最新行情走势_南京今日油价最新行情走势图

一、动车

南京南→宜昌东 动车组

票价:二等座 ?251.5 一等座 ?301

二、自驾

高速费:

全程约854公里 高速公路收费385元

油费:

油耗按中等排量7.8升/百公里 油价按南京今日93号汽油 5.72元/升

8.54×7.8×5.72≈ 381元

合计:385+381=766元

三、核算

如按3人出行,乘坐动车二等座251.5×3=754.5 基本持平(一般住宿免费存车,未计)

南京开车到上海要多少公里,时间,过路费,油钱

阜阳市到高淳区小车自驾费用:

一、高速费

全程约404公里 高速公路收费150元(雍镇收费站125+皖苏芜湖收费站10+高淳收费站15)

二、油费

油价按阜阳市今日 93号汽油 5.54 (元/升) 油耗按中等排量手动挡7.8升/百公里

4.04×5.54×7.8≈175元

三、合计

150+175=325元

2008年8月以后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加200分

南京开车到上海要

300公里左右,?

三个半小时到四小时,因为中途需要进服务区休息的。

高速公路过路费 130-140元。

油钱嘛,就需要看看车型啦。一般以每一百公里10升油算,30升油,就差不多210元左右。

有点车省油一点,可能180元油钱, 耗油一点,大约250元油钱。

油价倒挂指的是什么?

谈到如今的养猪行业,大家都似乎似醒非醒,每个人对养猪行业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投机养猪的看到目前的行情都如同炒股,而专业养猪的只能做一天算一天,也无法对今后的行情进行更多的预测和分析,因为他们见到太多的好与坏,真对目前的养猪现状,相关工作者与行业中人事进行沟通,大致发现一些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比如说前段时间在江西举办的全国养猪高级培训班的学员来看,80%的学员都是新建猪场,投资规模巨大,都是最少投入500万到几亿的,他们主要一些是看到目前养猪比较赚钱然后把自己的资金用来发展养猪业,也有的是根据国家对养猪业的补贴政策自己先出部分资金然后由国家扶持。这样的情况目前在各省特别多,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我国的养猪业会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专业的,另一种属于投机型。以下我们分别用专业和投机来分析这种情况,从今天到年底这半年,我们认为会发生几种情况,具体能否正确也只是作为参考。

1、饲料涨价导致养猪成本增加

我们与国内许多饲料企业探讨后发现,涨价是无法避免,饲料的生产避免不了添加磷酸氢钙(一种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由年前的不到2000元一吨上升到了6000元一吨,而且还要涨,国内产量最大、品质最好的是四川龙蟒集团,占全国销量的40%,而该企业位于四川绵阳,这次地震把企业给震停了,很多矿山无法进行挖,要正常生产恢复也要等待余震过去,很多四川的饲料企业到到外省购,由此造成产品上涨,其他的元素也在其中,因此给国内饲料企业打击很大,估计会使饲料企业大面积关闭和洗牌!只有大型的资金雄厚的可以生存,因此对养猪户来说也有着同样的含义!

2、肉价下跌

近段时间国家发改委给肉食产品的出口退税中降低了税率,从而等于限制了肉食产品的出口,并开放国外肉食产品的进口,更多的国外肉食产品进入中国,起到肉价缓冲的好处,主要因为奥运会的到来,具体几时又停止无人知晓!这种价格下跌并非说跌得很底,只能说不能有很高的价格。

3、集中出栏

我们与一些大型养猪(万头以上)了解发现,这些猪场上半年的出栏比较少,大部分会在7、8月份出栏比较多,因此这个时间段也许是猪价的低峰,这不得不让我们值得考虑。

4、洪水的发生

俗话说,有雪灾必有洪灾,如果发生了洪灾,会导致一部分地区的生猪由于饲料运输加大,疾病发生等情况出现,一个人要知道居安思危,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想办法去解决,保持高度警惕对我们来说事关重要,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再遭受过多的损失,保护好你自己等于保护好国家,国家强大了,你也最终是受益者!

5、做为养猪者要承受起价格的起伏

只有用心,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价格的跌落又会使得一些投机者放弃投资,因此专业养猪者还是最终胜利者,但是每天新的疾病在发生,只有多学习,才能战胜一切。

连续一年高价位运行的猪肉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郑州市商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最近市场上的猪肉仍有小幅上涨。猪肉何以能涨到历史最高?今后猪肉价格走势又会怎样?究竟如何才能使猪肉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的生猪生产,出路到底在哪里?

“长期市场预警系统一定要建立起来,客观地来统计社会上的存栏情况。”“只有走向规模化,国家才能控制好这个市场。”这是畜牧专家给出的两条出路。

零售市场猪肉价格还在涨

4月3日11时40分,淮河农贸市场里来买菜的顾客还不多,这里有七八家猪肉摊位。商贩张女士一见记者走近就热情地招呼:“买肉哩?后腿肉14元一斤,排骨有13元的也有15元的(一斤)。”而在一路之隔的双汇专卖店,后腿肉每斤15.7元,排骨18块多。

“最近猪肉是不是又涨价了?”记者问。“过完年后,涨得并不多,一斤也就上下浮动1块钱左右。”张女士告诉记者,春节过后,买猪肉的人就少了,她一天只能卖出去一头猪。“俺也不想卖恁高,它落不下来。”张女士说,除了摊位费等各项成本,卖一斤肉也就是五毛钱的利润。“几年前每公斤卖六块时挣五毛,现在卖到二十多还是挣五毛。”

与张女士一样,其实许多农贸市场的商贩都不想让猪肉涨价。纬四路农贸市场经营猪肉的商贩程女士就有同样的想法。程女士是下岗工人,五年前,她和同样下岗的丈夫吕先生开始租用市场内的摊位。一年多来,收入没有因为涨价增加,反倒下降了,猪肉批发价格的翻倍增长,市场租赁费的提高都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她说,纬四路农贸市场原有肉摊15个,从2007年5月肉价上涨以来,直接导致五六个肉摊歇业。

郑州市商务局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近期郑州市的猪肉市场价格与去年相比虽然仍在高位运行,但基本保持稳定,价格浮动均在合理范围内。

上游生产规模养殖场大幅增加

武陟万头猪场现在存栏生猪超过6000头,场长梁中志打算今年年底将生猪存栏量提高到1万头以上。关于每一头猪的利润,他算了一笔账:“现在出来一头商品猪,成本1200元左右,而一公斤生猪市场价17元左右,100公斤卖到1700元,一头猪的利润就是500来元。”

而在2006年,生猪价钱每斤2.8元,卖一头生猪的利润是100到150元,现在利润提高了将近300元。

“每头猪赚200元已是高的了,现在每头利润最高可以达到700多元,这是养猪户历史最高利润。”荥阳市养会会长鲁百顺说。

有着11年养猪经历的鲁百顺每天都很忙,他除了要照顾自己名下的3个猪场、负责会员单位之间互通信息、交流饲养技术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定期向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汇报生猪生产情况,还要提供相关建议,“我的建议很受重视的。”

按照郑州市的统计标准,现在郑州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有6000多家。在荥阳,存栏50头以上母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就有150多家。

由于现在养猪利润很高,所以荥阳的养猪大户们都铆足了劲增加生猪生产,鲁百顺的3个场现在可以出栏生猪1万头,年底出栏两万头。

“现在规模养殖场户积极性很高,生产规模扩张较快,据最近对郑州市23个自然村、18个规模养殖场的调查,90%的场户均满负荷生产,存栏平均上升30%。”郑州市畜牧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从网上查询得知,全国的情况大抵如此。去年以来,由于养猪利润大幅提升,再加上国家的扶持政策,各地的规模养殖场增加了不少。

生猪供应为何不足?全国散养户下降50%

虽然饲料、人工、保育、防疫等成本增加了四成以上,但养猪利润相当可观,每头猪挣500元左右,这样的利润可以说是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规模养殖场又如此大干快上,为何市场上的生猪仍然供不应求?继而导致价格一路攀升呢?

“很多人都预测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会下降,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因为现在生猪的存栏量仍然不足。”之所以抛出这样的观点,鲁百顺给出了原因。

“2006年那场席卷全国的蓝耳病,让2/3的小规模养猪场和千家万户的散养户,都尝到了苦头。50%以上的散户和小规模养猪户退出了生猪生产行列。生猪存栏数量的整体不足,造成了猪肉价格暴涨的畸形市场。”鲁百顺说,根据公开的数据,2006年以前全国的生猪生产格局是散养户占75%,规模养殖场占 25%,河南的情况是,规模场基本与散养户持平。“而现在太多散户退出了生猪市场。”

鲁百顺说,猪病对养猪业往往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全国第一养猪大省四川,自几年前遭受猪链球菌后元气大伤,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已由生猪调出大省变成了调入大省。“猪群一旦得了病以后,它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抗病能力非常差,一发病就要造成死亡。截至目前,还有很多散养户和规模猪场受疾病的影响,出栏率下降。”

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数量供应不足,不只鲁百顺一个人这样说。

“我们国家原本是全民养猪,现在好多农民都不养了,所以到市场供应环节,肯定是供不应求。”郑州市一名养猪大户这样分析肉价为何不断上涨。

武陟万头猪场场长梁中志说:“出一头猪,对农村饲养户来说能挣到800元,这么高的利润为什么他还不养呢?因为他的危险性太高了,养了1年,突然出疫情,猪就死掉了,也就是养成的系数太小了。”

梁中志举了个例子,一户农民喂了10头猪,3个月内可能会死上一半,利润再高,他也是赔钱的,所以现在没人养猪。因为农民出去打工,一个月也能挣上1000多元,相对来说没有风险。

为防止各种疫情的发生,生猪养殖户和养猪场,都在增加药物保健、疾病防治、猪舍消毒等费用。鲁百顺说,光这一项的投入就比几年前高出了4到6倍。“原来我一个场每月5000元的兽药就够了,现在每个月需要3万元的兽药。”

“只养十头二十几头猪的小散户没有这样的能力抵抗风险,所以大规模退出市场。而相比之下,我们河南甚至全国,上规模的养猪场还是太少了。”郑州市一名畜牧行业专家这样分析。

记者近日从郑州市畜牧局了解到,郑州六县(市)区不再养猪的散户超过80%。荥阳市王村镇韩村以前是养猪专业村,全村3700户有1900户养猪,而现在70%的猪舍是空圈。村里的养猪大户王天河说,由于行情不稳定,小户养猪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所以最近几年小户一直在减少,特别是去年,村里80%的小户都不养了。

专家观点解决问题有两条路

怎么把农民的积极性提高起来呢?“国家还得把疾病控制住,蓝耳病、5号病,损失都比较大,国家还得拿出更好的方法措施,需要人力、资金投入,猪不得病了,农民就敢喂了。”鲁百顺等养猪大户们还认为,应该建立起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及时掌控市场生猪供求关系,将市场数据及时传递给养猪户。

那么,我国生猪生产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专家认为,要想让普通百姓能经常吃上价格合理适当的猪肉,就要健全生猪预警监管体系、变革生猪产业机制。这恐怕是解决问题的两条根本途径。

在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中国的生猪生产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走出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生猪养殖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在疫情面前他们常常显得无能为力。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会副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猪生产教研室副主任任广志的观点是:长期市场预警系统一定要建立起来。他说:“2006年5月到 2007年5月存栏情况出现问题,直接原因是病的问题。如果按正常的预测,是能够预测出来市场的情况,是可防可治的。各职能部门如果能像总理那样关注,生猪市场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目前的猪肉价格持续走高,虽然和散户大批退出市场有关,但从长远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吃肉问题,“只有走向规模化养殖模式、加大生猪生产投入,国家才能控制好这个市场。”任广志说,现在在我国,规模养殖、不上规模的养殖、千家万户散养,养猪业犹如一盘散沙,经营无序,因此,培植大型养猪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产业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未来生猪生产的发展道路。

“我们国家肯定要走这个模式,国外多少年前已经走过了这个模式。像美国20世纪60年代有150万户是从事生猪生产的,到现在只有六七万户,缺少竞争力的户都慢慢给去掉了,但是其总的养猪存栏和出栏量都在9000万头左右。只有这样才便于养猪行业的成熟,便于这个市场不会这样大起大伏的。”

记得给分哦

油价倒挂,就是说原油的价格高于提炼后的成品油价格

市面缺油但库存充足

3本报记者走访发现,因柴油供应告急,广州许多民营加油站几乎都挂出了“暂无柴油”的牌子,而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不时出现断供现象,不少货车排长龙等着加柴油,甚至引发部分路段塞车。

与此同时,深圳、佛山、中山等地也均出现不同程度柴油紧缺现象,各地民营加油站大部分已没有柴油供应,油品供应主要来自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实行限量供应。

国内外油价倒挂是主因

对于目前出现的柴油紧缺,广东省经贸委电力能源处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受雪灾影响电力缺口大,成品油需求恢复较往年要快;同时,成品油需求旺盛。

与此同时,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已破110美元/桶大关,国内外价格严重倒挂,炼厂加工亏损,地方小炼厂基本停止加工。

对此,进口、批发及零售出现的价格倒挂是不争的事实。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周原在“两会”期间表示,当原油价格为100美元/桶时,中石化集团每销售1吨汽油的亏损额高达2000元人民币,而销售柴油的亏损比汽油更高。

不过,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却认为,这一波柴油紧缺行情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对调价预期的普遍高企。

“要么调,要么不调,政策一点都不明晰,大家都在朦胧炒作。”姚达明说。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最高一度突破110美元/桶,这使市场普遍认为近期油价要涨,甚至有市场传闻两大集团已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上调成品油价格申请。

姚达明表示,市场对成品油涨价的心理预期正在导致越来越多的油品经营商开始故意囤油,社会加油站纷纷减少了柴油投放量。

实际上,在上次成品油调价之前,广东也都出现过类似油品紧缺现象。去年11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通知,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而在此次调价宣布之前,珠三角城市油品紧缺程度远远超过此次。

中石化广东公司甚至提醒,国家物价部门已明确表示,近期煤、电、油都不会调价,请消费者不要有涨价的恐慌心理,导致盲目抢购油品。

中石化:供应短缺正在解决

有媒体报道称,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柴油供应已出现了普遍紧张,深圳、珠海、东莞、杭州、南京、宁波、福州、绍兴、南宁、玉林、武汉等12城市柴油供应告急。对此,中石化集团多位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这一局面正在协调和解决。

根据记者了解,中石化集团近期的供应一直保持着增长。以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为例,其今年1到3月份,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投放广东市场将超350多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万吨,增长12.8%。

该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其中公司的零售投放比例就比去年同期增加51万吨,增长21.5%。“特别是3月份,将投放125万吨,比2月份增加27万吨,增加21.7%,其中零售比2月份增加22万吨,增加27%,努力稳定成品油市场供应。”

另外,3月份的前15天,中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对广西柴油投放量比2月同期增长87.45%,比上年同期增长40.26%,增幅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而目前就深圳市场来说,每天供应当地的汽、柴油总量达8000吨左右,比平时增长约10%~15%,其中柴油库存量有10吨,还有2吨近日到货。

中石化深圳石油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深圳汽柴油库存在15天以上,对保证深圳本地市场柴油供应没有问题。中石化深圳石油公司已增加了深圳市场的汽、柴油供应量,比平时增长约10%~15%。

既然库存充足,为何还出现无法加油的现象呢?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道,当前,由于社会加油站普遍停供、限供,社会消费大面积向两大集团转移,造成两大集团供应压力加大。

所以,广东石油分公司保证属下油站不停供,但由于受加油站罐容以及车辆运力所限,为保证过往车辆都能加上油,在个别路段和个别时段,加油站不得不取定量加油的措施,排队加油的现象偶有出现。目前,该公司的油库、码头、铁路专线24小时作业,做到随到、随装、随卸、随运,及时将输送到供应一线。

茂名石化总经理李安喜也表示,尽管炼油巨额亏损,但仍千方百计增产市场紧缺的柴油。茂名石化正在使月加工量保持在110万吨至120万吨,每日加工原油约3.6万吨,超过了设计能力。在柴油装置方面,该公司也保持两套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最大负荷运转,使每月柴油产量保持在40万吨以上,同时公司降低库存,减少柴油半成品库存近3万吨,增加了对市场的柴油供应量。

广东油气商会的人士也表示,海南当地的油气供应充足,而且当地也在通过成品油管道向广东地区输送更多油品,保证珠三角的供应。

油荒真的来了吗?

部分地区再现柴油紧缺,中石化和中石油在保证供应的过程中,依然还未能让人满意。油荒真的来了吗?实际上,正是因为国际柴油价格倒挂、两大集团保批不保社会,而造成南方部分地区连续几年频繁显现加油难的情景。

当然,原因不止于此。由于雪灾来临,电力短缺,各地电厂包括燃油电厂已经开始加足马力生产。一位广东油气的业内人士说,现在正在向燃油电厂发放补贴,来保证广东当地电力的供应。另外,这一阶段正值春耕季节,柴油供应也开始增加,这都为紧张埋下了伏笔。

同时,调拨成品油不足、运力不够以及部分城市成品油短缺对其周边地区的供给压力太大,也是这段时间以来成品油供应不够的现实原因之一。

但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包括炼油业务的中国最大上市企业,这两年的成品油生产和供应都在上升。

去年,中石化的国内成品油总经销量达到了1.1939亿吨,增长6.9%,其中零售量增长6.18%,为7662万吨;柴油产量为6008万吨,增长3.84%,其原油加工量上升了6.33%,达到1.5558亿吨。

中石油的2007年各项指标也创出历史新高。其去年共加工原油8.24亿桶,比上年增长4.9%;生产汽油2202万吨,煤油202万吨,柴油4735万吨。

那么,为什么我国还会出现成品油加油站的短供、少供现象呢?其实,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原油价格高企,再次让人们看到了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痼疾。

当然,有关部门希望通过稳定的价格,减少人们在汽、柴油所支出的成本,但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大量炼油厂承受着亏损。

尽管从去年中石油的年报中可以看到,其炼油业务的亏损额已在降低,但这是在去年上半年原油价格不高的情况下,所呈现出的业绩。中石油、中石化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业绩让人担忧。

原油价格高企,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平均差距目前可能在1500元/吨左右,高峰时几乎越过了2000元/吨。

两大石油公司保障国内成品油零售供应,在亏本情况下炼油。相比之下,地方小炼厂因为原油价格太高,基本停止加工成品油,只将少量可以实现市场价格的燃料油进行高位抛售。

这就造成中石油和中石化在紧张时对外惜售成品油。因为如果大量销售成品油,那么由于人们预期国内将很快调整成品油,油商们的利润将会被放大,囤油可能性增加,必然会造成市场的进一步恐慌。

简单来说,目前每吨油的利润在100元左右,按照国内成品油几次调整的惯例,每吨上调500元,那么成品油贸易商就会赚取更多的差价。但当他们拿到了更多之后,对于社会供应将会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