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价格上涨或下跌意味着什么?

2.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3.2021年成品油价上涨了多少

4.石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2021原油价格走势分析预测_2021年原油走势分析

5.2.3.1 储量增长趋势分析

根据5.2.1小节对原油储量增长趋势的预测,若以50%的累计探明率划分新增可储量稳定增长和递减阶段,当中国的可量介于157.5亿吨~263.7亿吨时,未来新增可储量的高峰发生的时间将介于2011~2035年,峰值介于1.81亿吨~2.64亿吨(表5.8,图5.9)。

表5.8 不同可量条件下的中国未来新增可储量高峰(50%的累计量作为阶段转折点)

图5.9 不同量条件下中国储量增长趋势(以50%的累计探明率作为阶段转折点)

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新增可储量增长趋势相比,中国的新增可储量目前仍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如果中国的原油新增可储量在累计探明率达到50%后进入递减阶段,则中国的新增可储量高峰将出现在未来的6~30年内。如果以中国最新一轮油气评价的可量中间值198亿吨作为参考值,则中国未来的新增可储量高峰将发生在2021年。

量为157.5亿吨时,累计探明率在2100年达到.33%;量为198亿吨时,累计探明率到2100年达到91.84%;量为263.7亿吨时,累计探明率到2100年为86.17%(图5.10)。可见,在任何一种量情况下,中国石油到2100年的探明程度均将超过85%。

本书为类比预测模型选取了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储量增长相近的阶段参数,因此中美累计探明率曲线在形态上基本相似。如果将中国量为198亿吨的累计探明率曲线向前平移49年,可以发现平移后的曲线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累计探明率历史曲线的趋势基本吻合。

图5.10 中美累计探明率对比(50%的累计探明率作为阶段转折点)

5.2.3.2 产量增长趋势分析

根据5.2.2小节中对原油产量增长趋势的预测,若以50%的累计探明率划分新增可储量稳定增长和递减阶段,当中国的可量介于157.5亿吨~263.7亿吨时,未来产量的高峰发生的时间将介于2017~2039年,峰值介于2.03亿吨~2.42亿吨(表5.9,图5.11)。

表5.9 不同可量条件下的产量高峰(50%的累计量作为阶段转折点)

当可量为157.5亿吨时,中国的原油储比在降至10 之前保持2%的递减速度。到2011年,累计探明率接近50%,从2012年起,新增可储量进入了递减阶段,但是由于此时储比仍然维持在大于10的水平,因此产量并未跟随新增可储量同时递减(图5.12)。到2017年,产量达到2.03亿吨的峰值。2017~2019年,储比虽然仍大于10,但此时新增可储量的递减速度加快,导致在储比以2%递减的情况下,原油产量仍保持在1.95亿吨以上的水平。2020年,储比降至10,之后为保持储比恒定于10,随着新增可储量的下降,原油产量的递减幅度增加。

2004年,中国的老油田的综合递减率为4.3%。在量为157.5亿吨的条件下,若2005年之后再无新增可储量,中国的原油产量将在2009年递减至1.5亿吨,2018年递减至1亿吨。到2100年,将仅为300万吨。而中国的新增储量目前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若将新增储量贡献的产量考虑在内,中国的原油产量将在2017年达到峰值2.03亿吨,其中老油田贡献产量1.12亿吨,新增储量贡献产量0.88亿吨,新增储量对产量的贡献将达到44%(图5.13)。

图5.11 原油新增可储量在累计探明率达到50%后开始递减的产量预测

图5.12 量为157.5亿吨条件下的新增可储量与产量

当可量为198亿吨时,原油储比在降至10之前保持2%的递减速度。到2020年,储比降为10,产量达到2.20亿吨,而此时的累计探明率为48%,新增可储量仍然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但为维持储比恒定于10 的水平,从2021年起,产量在新增可储量和储比的同时控制下开始递减(图5.14)。在产量增长过程中,2013~2030年,年度产量超过2亿吨,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产量平台期。

图5.13 量为157.5亿吨条件下的产量构成

图5.14 量为198亿吨条件下的新增可储量与产量

结合中国2004年的老油田综合递减率(4.3%)和198亿吨的量条件,在2020年的峰值产量中,老油田将贡献产量0.94亿吨,新增可储量将贡献产量1.26亿吨,新增可储量对产量的贡献将达到57.3%(图5.15)。

当可量为263.7亿吨时,原油储比在降至10之前保持2%的递减速度。到2020年,储比降为10,产量达到2.20亿吨。而此时的累计探明率仅为36.84%,新增可储量仍然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但为维持储比恒定于10的水平,产量开始受新增可储量和储比同时控制。2021~2024年,新增可储量的增长不能支持在储比降为10之前的产量增长速度,为维持储比恒定于10,2021~2025年的产量基本持平,到2026年新增可储量的增长已超过产量的增长,产量的增长幅度也相应提高(图5.16)。到2036年,新增可储量开始进入递减阶段,但此时的新增可储量仍然高于产量,因此,产量继续上升到2039年,达到2.42亿吨的峰值。这个过程中,产量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快速增长、递减的过程。第一个产量快速增长的过程对应着储比递减至10的过程;后一个产量快速增长过程则对应着新增可储量高于产量的过程。从2040年起,产量开始进入递减阶段。

图5.15 量为198亿吨条件下的产量构成

图5.16 量为263.7亿吨条件下的新增可储量与产量

结合中国2004年的老油田综合递减率(4.3%)和263.7亿吨的量条件,在2020年的峰值产量中,老油田将贡献产量0.41亿吨,新增可储量将贡献产量2.01亿吨,新增可储量对产量的贡献将达到83%(图5.17)。

图5.17 量为263.7亿吨条件下的产量构成

从累计出率来看,量为157.5亿吨时,累计出率在2100年已经达到94.95%;量为198亿吨时,累计出率到2100年达到89.12%;量为263.7亿吨时,累计出率到2100年为82.79%(图5.18)。可见,在任何一种量情况下,中国石油到2100年的出程度均将超过80%。

图5.18 中美累计出率对比(50%的累计探明率作为阶段转折点)

由于中国的新增可储量在稳定增长阶段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同阶段的增长速度,因此,新增可储量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产量的快速增长。如果以中国的可量中间值198亿吨作为参考值,将中国的原油累计出率曲线向前平移49年后,可以发现,在2013年以后中国的原油累计出率发展历程与美国逐渐有所区别,中国累计出率的增长速度低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美国本土48州的开发工作量巨大,产量首先经历了起步阶段和快速增长阶段,在为期10年高于4亿吨的高位稳定阶段之后进入了递减阶段;而在中国的原油产量增长历程中,目前为止开发工作量远低于美国,从1986年起进入了稳定增长的阶段。在2013年至2030年间将经历一个产量高于2亿吨的平稳时期。产量增长阶段的差异将导致中国未来的累计出率增长可能低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

若以量198亿吨为参考,并以50%的累计探明率作为储量增长阶段的转折点,结合新增可储量与产量预测的结果,中国原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可能已经在2000年达到高峰,峰值为24.51亿吨,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剩余探明可储量将不断下降,到2030年降至20亿吨,到2069年降至10亿吨,到2100年降至5.38亿吨(图5.19)。

图5.19 中国原油剩余探明储量

原油价格上涨或下跌意味着什么?

上半年受环保及相关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柴油需求不容乐观。进入7月下旬,北方高温天气、南方台风多雨天气拖累,柴油价格上涨受到一定限制,介于原料成本高企,以及部分政策的连带支撑,价格较历史同期偏高。

图1、2016-2018年柴油批发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据隆众数据分析:2018年上半年,中国主营柴油价格呈先抑后扬走势,2018年柴油半年度均价为6523元/吨,较2017年半年均价5528元/吨,上涨995元/吨,涨幅为18%。上涨的原因,主要是2018年原油涨幅较大,一度突破70美元大关,2018年6月底WTI涨至74.15美元,而2017年6月底同期仅为44.74美元,上涨幅度高达30美元,导致炼厂加工成本提高,价格一路上行。

国家出台“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部分不合规的柴油遭遇打压,汽柴价格或将维持高位。

国内柴油价格高企,是需求带动还是有价无市?我们通过各省市的需求情况来一探究竟:

图2、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从上图2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成品油消费总量在1200万吨以上的省市共有12个,柴油消费量在500万吨以上的十省市中,有六省市位于沿海,华东占了四个: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再就是辽宁、广东。

图3、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见上图3,国内各省市的需求情况参差不齐,青岛主营本月量已全部完成,泰安中油因为油库整改,发油量受到影响,完成率仅为不足3成。江苏中石化量完成率仍存缺口,在7-9成左右,江苏中油削减了任务量,苏南超额完成,苏北仍存欠量。而浙江主营省公司总任务已基本追平。主营月度量的完成进度高低不一。那么柴油零售是否存在可观的利润?

图4、柴油零售利润走势图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从柴油零售利润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7月,中国加油站综合利润,柴油平均零售利润1361元/吨,环比下降3.16%。月内零售价兑现下调,但批发价接连上涨,柴油批零价差缩小,导致利润走跌。

零售利润下降,那么柴油进出口利润是否存在套利空间?见下图4,柴油进出口套利分析:

图5、柴油进出口套利走势图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7月份,我国进口新加坡柴油平均每吨亏损13.83元,较2018年6月份亏损下降56.7元/吨,我国华南口岸柴油出口至新加坡平均每吨亏损287.58元,较2018年6月份亏损增加13.5元/吨。

进口方面,新加坡柴油价格上调,而国内柴油价格同步上涨,使得进口利润亏损收窄。出口方面,国内柴油批发价格上涨,而新加坡地区柴油价格同步上调,使出口收入亏损增加。

整体来看,国内过剩问题依旧突出,主要表现为炼油产能仍在扩张,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上马,导致柴油需求增长呈继续放缓的趋势。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原油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能源,原油的价格下降意味着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衰退.原油价格上涨则说明经济发展良好.那么下面具体给楼主详细讲解:

1、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关系是影响任何一种商品市场定价的根本因素,燃料油也不例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到2003年国内燃料油的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一半,而进口占到供应总量的半壁江山,进口数量的增减极大地影响着国内燃料油的供应状况,因此权威部门公布的燃料油进出口数据是判断供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加坡普式现货价格(MOPS)是新加坡燃料油的基准价格,也是我国进口燃料油的基准价格,所以MOPS及其贴水状况反映了进口燃料油的成本,对我国的燃料油价格影响更为直接。

2、原油价格走势的影响

燃料油是原油的下游产品,原油价格的走势是影响燃料油供需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燃料油的价格走势与原油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据对近几年价格走势的研究,纽约商品WTI原油期货和新加坡燃料油现货市场180CST高硫燃料油之间的相关度高达90%以上,WTI指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其期货合约在纽约商品上市。国际上主要的原油期货品种还有IPE,IPE是指北海布伦特原油,在英国国际石油上市。WTI和IPE的价格趋势是判断燃料油价格走势的二个重要依据。

3、产油国特别是OPEC各成员国的生产政策的影响

自80年代以来,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其石油剩余可储量是有限的,并且各国的生产政策也不统一,因此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无法与OPEC组织相提并论。OPEC组织国家控制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石油,为了共同的利益,各成员国之间达到的关于产量和油价的协议,能够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所以该组织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生产政策对原油价格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4、国际与国内经济的影响

燃料油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石化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材和轻工行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燃料油的需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在经济增长时,燃料油的需求也会增长,从而带动燃料油价格的上升,在经济滑坡时,燃料油需求的萎缩会促使价格的下跌。因此,要把握和预测好燃料油价格的未来走势,把握宏观经济的演变是相当重要的。

5、地缘政治的影响

在影响油价的因素中,地缘政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地缘政治中,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国内发生革命或,中东地区爆发战争等,尤其是近期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散和加剧,都会对油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回顾近三十多年来的油价走势不难发现,世界主要产油国或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都会反映在油价的走势中。

6、投机因素

国际对冲基金以及其它投机资金是各石油市场最活跃的投机力量,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具有"先知先觉",所以基金的头寸与油价的涨跌之间有着非常好的相关性,虽然在基金参与的影响下,价格的涨跌都可能出现过度,但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

7、相关市场的影响

汇率的影响。国际上燃料油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而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以美元标价的国际燃料油价格势必会受到汇率的影响。利率的影响。利率是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利率的变化,可了解的经济政策,从而预测经济发展情况的演变,以及其对原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影响。所以汇率市场和利率市场都对油价有相当的影响。

2021年成品油价上涨了多少

影响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如下:

1、供求关系;

2、宏观经济(政策法规,通货膨胀,货币汇价:主要是美元、利率等);

3、国际政治因素(地区争端,战争);

4、相关市场的联动性(黄金,外汇、股票);

5、投机活动和国际游资;

6、心理因素(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

资金是否进入了原油市场或者资金是否从原油市场抽离,资金可以分类为:供求的资金、炒作资金、避险资金。

应答时间:2021-12-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石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1、2021年成品油价增涨了是多少

2月14日,发改委发布通知称,依据最近国外市场石油价格变动状况,依照现行标准燃油价格生成体制,自2月14日24时起,中国汽、柴油的价格(标准物质,相同)每吨均提升50元。剖析人员表明,本次成品油批发调价归属于过线调节,当今的世界石油价格仍呈多头空头拉距趋势,下轮调价周期时间调理涨或触礁的可能很大。

成品油价小幅度上调

本次的调价是今年过年至今初次成品油批发调价,也是近年来汽柴油价格第二次上调。上一次汽柴油价格调节出现在1月25日24时,汽、柴油的价格每吨各自下降了7零元。

据统计,这轮成品油批发调价力度恰好处于每吨50元的门坎网上。依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要求,中国汽、柴油的价格依据国外市场石油价格转变每10个工作日内调节一次,调价起效的时间为调价公布日24时。当调价力度小于每吨50元时,未作调节,列入下一次调价时累计或抵冲。

这也是2021年3月在我国成品油批发价格体制设定门坎线至今,汽柴油价格第三次过线调节。先前在2014年5月9日24时,中国汽、柴油的价格每吨均下降50元;2015年10月20日24时,中国汽、柴油的价格每吨均上调50元。

因为最近国际原油价格总体起伏较小,先前,市场调研组织广泛认为这轮成品油批发调价或因无法达到调价门坎而抛锚。有市场分析师表明,本次稍微的调节并没有给车友产生很大的危害,满油一箱50L的汽车油箱只需多花两元钱。依照月跑2000千米、一百公里耗八个油的车系,调价后私车主每个月将提升6.4元上下的用食油成本费。

运输物流层面,以此次柴油机上调50元/吨计算,以载重量50吨的货车为例子,轻载行车油耗在40L上下,月跑10000千米,调价兑付后月度总结耗油量成本费将提升16零元上下。

据了解,此次调价之后,下一次调价对话框将在2月28日24时打开。

听一听其他人怎么讲:

新春佳节以后,中国汽柴油价格迈入了初次上调。依据我国发展改革委中国汽柴油价格调节规定,当地汽、柴油机最大零售价格自2021年2月14日24时起,每吨均提升50元。92汽油最大零售价格6.53元/升,95号汽油最大零售价格6.95元/升,均上调四分钱。

卓创资讯油品投资分析师杨霞表明,从耗油量成本费看来,汽车油箱容积在50L以内的中小型私车买车人,满油一箱油仅多花两元,危害几乎为零。但从另一方面看来,相对性2021年当期水准而言,买车人的用食油成本费同期相比暴增19.3%。

隆众石化资分析师李彦表明,此次调价是春节后初次上调,50元/吨原是调价抛锚交界线,此次小跌,是多少有一些出乎意料。本次调价是2021年第三次调价,前2次调价一涨一跌。

此次调价之后,2021年成品油批发调价将展现“两涨一跌零抛锚”的布局。以目前的国际油价总需求测算,下一轮成品油批发调价开场将展现稍微增涨的趋势,但那样的涨幅极为不牢固。下一次调价对话框将在2021年2月28日24时打开。

汽油价格调整最新动态:昨天,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依据中国成品油批发价格体制选用“十个工作日内一调”的标准,自2021年2月14日24时起,中国汽、柴油的价格每吨均提升50元。

全国各地均值看来,90号、92号、95号,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04元,一般家用轿车满油一箱油多花约2元钱。

本次_整后,北京市、上海市95号汽油靠近7元时期。在其中,北京市92汽油将从6.49元/升,升到6.53元/升;95号汽油将从6.9一元/升,升到6.95元/升。

百万购车补贴

今年以来油气价格上涨主要原因 原油价格上涨主要因素: 1、上游资本开支减少,传统油气田的自然衰减。 2、OPEC+对于油价的控制力度增强,通过产量调节来控制油价。 3、美国页岩的资本开支克制,利润好转,用以降低资产负债率。

欧佩克+持续减产

2020年春季,在油价暴跌的背景下,欧佩克+取了干预措施,通过削减产量来支撑市场。虽然在当前油价已大幅反弹的背景下,市场人士预期欧佩克将就取消部分减产举措达成协议。但在2021年3月4日召开的会议上,欧佩克+同意多数成员将减产延长至4月,允许部分成员小幅增产,其中俄罗斯获准在4月增产13万桶/日,哈萨克斯坦获准增产2万桶/日,以满足它们的国内需求。

欧佩克+将减产协议顺延至4月的举动使商家感到意外,因为此前部分商家预计,欧佩克+可能放松减产措施。此外,欧佩克“领头羊”沙特表示,将延长100万桶/日的自愿额外减产。受此消息影响,国际油价再次大幅上涨,3月5日纽约商品4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2.26美元,至每桶66.09美元,涨幅为3.5%,是2019年4月以来近月合约的最高结算价;伦敦洲际(ICE)5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2.62美元,至每桶69.36美元,涨幅为3.9%,是2019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投资者退居其次

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到目前为止,支撑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而不是投机交易。目前基金经理在WTI原油期货和期权合约中持有的看涨头寸和看跌头寸之比低于2018年油价上涨时的水平。这表明,投资者并没有主导市场。

但如果基金经理涌入石油市场,经济活动将重启,这种情况可能改变。

供应缺口大幅增加

受欧佩克+和其他产油国的减产影响,疫情开始时激增的石油库存已出现萎缩。由于担心新一轮封锁举措会破坏市场再平衡的努力,沙特2021年1月宣布额外减产。

分析师称,得克萨斯州2021年2月出现的极寒天气曾一度使美国失去近一半的原油产量,这也将有助于消耗全球原油供应。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马基恩·拉茨表示,目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超过日产量280万桶/日。今年一季度石油市场的供应缺口或将是2000年以来最大的。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弗里·柯里表示,“石油市场正处于供应短缺状态,这正是库存大幅下降的原因。同时,由于3月7日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导致国际油价短暂站上70美元/桶,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三季度会达到每桶80美元。

市场抢购现货原油

对原油产量和需求进行实时衡量很难,但不同日期交付的油价之间的关系表明,买家正在争抢原油。交易商愿意支付较高溢价来持有原油现货,而不是一年后才获得原油,这与去年春季时现货原油价格下挫、与期货价格相比有大幅折扣的情况截然不同。

石油交易商托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萨阿德·拉希姆表示,“这表明市场极度渴望获得原油,以至于需要动用原油库存。虽然原油市场还未完全恢复,但绝对正在复苏”。

需求在恢复

中国和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恢复,美国和欧洲的石油需求也在好转。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估计,2021年1月美国人日均消耗1860万桶汽油和其他燃料。这与去年4月的消耗水平相比增加了26%,不过与去年1月的消耗水平相比仍低了7%。

预测油价进一步上涨是基于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财政刺激措施将使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活动重新活跃起来的设。拉希姆表示,“复活节之后,人们将开始旅行并恢复出行”。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负责石油市场的副总裁保拉对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期则更谨慎。根据公路和航空流量等数据,她预计,原油需求要到2022年底才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页岩油供应出现问题

产油国每日闲置数百万桶原油产能,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产油国重启这些产能,油价能否承压?分析师预计,今年欧佩克+会逐步增加产量。

但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短期内美国石油产量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约1300万桶/日的水平。在股东和债权人要求优先考虑现金流的压力下,面对油价上涨,石油公司并未急于增产。在美国页岩油产业这种“新纪律”的约束下,钻机数量尚未达到维持每日生产1100万桶石油所需的水平,更不用说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了。